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言语理解 >

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指导

时间: 世芳2 言语理解

  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指导:逻辑填空解题技巧

  逻辑填空之前叫做选词填空,就是一段话里设置1-3个空,让我们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放在文段中的词。在公务员考试中解决逻辑填空题目主要有两种方法:辨析词语和逻辑呼应法。在解题时我们要两种方法相结合,选出最合适的选项。

  在逻辑填空中选项的设置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分析的,因为我们可以利用选项的不同而进行排除,这样选出正确选项的机率会大大提高。另外,有些选项中的词语意思相近,遇到相近的词语需要我们利用一些方法进行辨析,辨析的角度包括感情色彩、语意轻重、适用范围、含义侧重等。很多考生抱怨不知道怎么做逻辑填空题目,其实就是不知道如何辨析词语,所以我们知道了如何辨析,就需要在做题时真正用到这些方法。

  解决逻辑填空题目的第二种方法就是逻辑呼应法。这一方法强调的是我们在选词时应该结合文段的内容以及上下文,通过文段提供给我们的暗示信息选择选项。在逻辑填空的题目中我们不但要从选项中找答案,还要学会从题目中找答案,题目中如何找答案?就得有逻辑呼应法。先判断文段的逻辑结构,通过逻辑关系找到与所填词的呼应点,再通过呼应点选正确答案。

  例题:我们现在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地图应该仅仅是对某一片特定区域的

  记录,它必须严谨如卫星所拍摄到的照片一样。而过去,地图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手工绘制作品,且有着各种不同的主观色彩,因为对于同一个地方而言,不同的地图表现出来的内容会 。如今,人们加诸地图的主观性正在逐渐消失,人类随之失去的,也是地图蕴含着的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晰 如出一辙 B.真实 殊途同归

  C.客观 千差万别 D.全面 各有千秋

  中公解析:根据第一个空后面的一句话“它必须严谨如卫星所拍摄到的照片一样”可知第一个空要填的词应该和这句话意思相近,即地图要能够反映真实的反映地域状况,所以首先排除了A和D项。第二个空说过去的地图主观性强,因而不同的地图即便是对同一个地方的反映也会不一样,所以第二个空要填的词应该是“不同”的意思。这里就需要辨析殊途同归和千差万别,殊途同归指的是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的结果,很显然与文段的意思不同,因此排除了B,这道题目的答案选择C。这里就用到了辨析成语,以及解释关系的呼应。

  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指导:片段阅读解题技巧

  片段阅读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另一类很重要的题型,题目中给定一个完整的文段,选出和文段中心意思一致的选项。解决片段阅读题目最核心的方法就是根据结构判断划分文段的重点内容。如果文段是一个并列结构,那么就需要我们分析每一句话的中心意思,然后提炼概括出文段的中心大意。如果文段是总分结构或分总结构,那么里面的重点内容肯定是总句,这个时候我只需要理解总句的意思就能够概括出文段的中心意思了。当然除了并列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还有转折结构、因果结构等。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文段结构来判断文段的重点内容,从而选出选项。

  例如: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一直无法摆脱生产的不足和基础物资的匮乏,而且社会总财富相比较恒定,财富主要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供给。这就意味着,国际关系更多地是围绕获取有限的自然资源展开的。然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财富总量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是实现大家利益的最佳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B.社会财富获取方式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C.国际关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D.人类正逐渐摆脱自然资源供给的束缚

  中公解析:根据文段中的一个词“然而”判断出这段话的结构是转折结构,而转折结构的重点在转折之后,所以我们直接关注“然而”之后的长句,这句话说的是工商业发展、科技进步是社会财富爆炸增长,从而促进了各国间的联系。四个选项中与这句话意思最相近的就是B项。“社会财富获取方式的变化”指的就是有自然资源变成工商业和科技,“国际关系”指的是世界各国共同维护世界秩序。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B。

  与其他专项题目相比,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主观性比较强,难度也因此相对比较大,而言语部分又是行测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大家不能因为它的难度大而放弃。相反,大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多练习,去掌握解题方法,让言语类题目成为拿分项。

  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指导:词的运用

  言语活动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强与弱,能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中体现出来。所以作为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已成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最稳定的考试题型。

  选词填空是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部分很稳定成熟的一种题型。要正确使用词语,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这主要靠平时认真看书,勤查词典,不断积累。要认清构成词语的词素有什么含义,词语本身在使用上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包括词义的轻重、适用的范围、感情色彩等等)。

  词语的使用更离不开语言环境,因此还须要结合上下文或一定的情境加以判断。

  例:“布匹”一词虽然能表示较多的布,但它属于集合性名词,是不可数的,因此,说“我买了十二丈布匹”就不妥了。

  例:“走了”在有的句子里意为“离开了”,在有的句子里则意为“去世”。

  1. 要能正确理解、辨析近义词

  对近义词的辨析,只有掌握辨析近义词的基本方法,并认真地比较,才能作出最佳的选择。

  (1)从相异的语素分析。

  例:“废除、解除、破除”三个动词,重点是区分 “废”“解”“破”三个相异的语素:“废”是“废止、不用”的意思;“解”是“去掉、消除”的意思;“破”是“打破、揭穿”的意思。

  再如:“协同、偕同”两个词,重点是区分“协”“偕”两个语素:“协”是“协力”的意思;“偕”是“一起”的意思。

  又如:逐渐—逐步:“逐步”,阶段性明显。化装—化妆:“化装”有假扮的意思,“化妆”是使容貌美丽。屹立—矗立—耸立:“屹立”侧重稳,“矗立”侧重直,“耸立”侧重高。

  练习:试区别下面几组同义词:严实与结实(“严实”周密,不容易找到;“结实”强壮,坚韧) 充分与充足(“充分”足够,多用于抽象事物;“充足”能满足,多用于具体事物)。

  (2)从语意轻重的不同来辨析。有的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虽相同,但是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语意轻重的不同。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

  例:“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批判”比“批评”要重一些。“监禁”比“拘留”更重一些。

  再如:小气——吝啬、请求——恳求——哀求

  失望——绝望、希望——盼望——渴望、研究——探讨

  例:“批评”与“批判”是一组近义词,前者语意轻些,后者语意则重些,使用不当就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

  练习:区别下列几组同义词:抗争与争夺、重视与珍视、分割与瓜分、全力与尽力。

  (3)从适用范围的大小来分析。有的近义词所指的虽然是同一事物,但是其中有的适用范围大些,有的适用范围小些。

  例:“爱护”与“爱戴”是一组近义词,前者适用范围大些,对人对物都可用,后者适用范围就小些,只适合用于人,使用是应当注意。

  (4)从感情色彩的不同来辨析。有的近义词基本意义是相同的,但是感情上褒贬色彩不相同,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

  例:成果——后果、节俭——吝啬、维护——庇护、聪明——狡猾

  例:“成果”是褒义词,“结果”是中性词,“后果”则是贬义词,

  横线左边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

  如:果断、决断、武断 团结、结合、勾结  鼓舞、鼓动、煽动

  这几组词语中,第一个是褒义词,第二个是中性词,第三个词是贬义词。

  练习:区别下列几组同义词: 强制、逼迫与威逼;号令、指使与唆使;牺牲、死亡与丧命。

  不能混用。

  (5)从语体风格的不同来辨析。有的近义词基本意义相同,但是他们中有的适宜做书面语,有的则使适用于做口语。

  例:“惦记”与“思念”是一组近义词,但在一般情况下,前者用于口头,后者由于书面。

  (6)从搭配对象的不同来辨析。有的近义词基本意义相同,但是由于人们的使用习惯,有的经常与某些词语配合使用,有的则不能与某些词语配合使用,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

  例:“发挥”与“发扬”是一组近义词,前者常和“创造性”、“积极性”、“作用”等词搭配使用,而后者常和“优点”、“传统”、“成绩”等词配合使用,打破了这种格式,也被人们认为是不恰当的。

  2.要能正确运用成语

  (1)要正确理解成语的特定含义。从内容上看,成语的含义具有整体性。有的成语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但更多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或古诗文,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出笑话,还有的成语含有比喻义,要透过表面意义去理解它的真正含义。

  例:把“胸有成竹”讲成“胸膛中有成长的竹子”,肯定会让人笑话的。

  (2)要正确使用成语的规范形式。成语的结构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延续下来并已约定俗成的,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改变。

  例:不可以把“对牛弹琴”说成“对驴弹琴”。

  (3)要正确掌握成语的辨析方法。一般地说,辨析成语与辨析其他词语的方法是一致的,都要把他们放到相关句子的语境中去仔细推敲。在多种方法中,准确理解其含义和正确把握其感情色彩更为重要。

  例:“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从表面上看差不多,实际上它们的意义和感情色彩截然相反,在句子中是不能换位的。

  3.要能正确运用虚词

  (1)要能准确使用关联词语。多数关联词语在句子中起连接词语、短语、分句、句子和段落的作用。正确使用它们的关键,一是把握关联词所表示的关系,不能混淆。

  例:“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不是……就是……”表示选择关系。

  二是注意关联词语本身的前后搭配,不得错位。

  例:“只有”与“才”搭配,“只要”与“就”搭配。

  三是准确了解词语、短语、分句、句子和段落需要哪些关联词语,不得乱用。

  例:该用“虽然”的(“虽然下雨了,他还是来了”,表示雨已经下了),就不能用“即使”(“即使下雨,他也是能来的”,表示没有下雨)。

  (2)要能准确辨析一般虚词。虚词在句子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不可轻视。使用是要准确掌握相近虚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9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