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河北公考申论范文参考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2017河北公考申论范文参考(一)

  ——强化责任意识 打造责任政府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某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当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 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是河南内乡县衙(中国保存最完成的县衙)门口的一服对联,通俗的语言中道出了官民之间的关系,而“地方全靠一官”,“靠”的就是公务员的责任心和为民服务的精神。而在政府职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强化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打造一个责任政府。

  问题意识是责任意识的前提。强化责任意识要具备问题意识,这就要求公务员要善于发现群众中的问题,不能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守摊子,保位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安稳太平日子,要在内心深处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要有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心态,第一时间发现群众的问题,将问题在萌芽状态就有效地解决好,避免“破窗效应”带来的事情的恶化。

  服务意识是责任意识的。强化责任意识要具备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党的宗旨的要求,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影响着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更影响着责任政府的实现,因此,公务员责任意识的体现集中在服务意识的体现,“白了头发,绿了青山”的杨善洲,一秉至公,带领村民致富的段爱平……这些具有较强责任心的公务员楷模,无不都是把服务意识牢记心中,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笃行精神是责任意识的关键。强化责任意识要具备笃行精神。思想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公务员的责任意识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付诸于实践中。笃行精神体现在慎独精神的践行。克己奉公,时刻保持党员干部的纯洁性,需要在实践践行慎独精神,铭记身上的使命,不越雷池半步;笃行精神体现在处理群众问题的高效性。对待群众问题一丝不苟,不拖延,不磨蹭,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群众的问题,让群众满意,才是责任意识的核心体现,才能塑造百姓心中政府的好形象。

  “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了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这是李源潮写给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的话,这同时也是写给我们广大公务员的一句话,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个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在责任政府的要求下,当代公职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因为责任重于泰山。

  2017河北公考申论范文参考(二)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体制改革则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明确划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强调“两手抓、两加强”,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以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更赋予文化建设以新的使命、新的要求,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回顾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平凡的历程,我们对文化发展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正是由于文化改革发展正确思路的提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初步建立、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的不断壮大、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正确引导、文化走出去格局的着力构建,才有力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发展,有力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有力促进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有力促进了各类文化人才的竞相涌现。如今,我国文化领域整体面貌和发展格局焕然一新,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实践无止境、改革无止境,如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也是深入贯彻党的精神、继续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一样,文化改革发展也已经进入了攻坚期,我们要坚定文化体制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巩固已有成果,坚持已经取得的宝贵经验,树立新观念,确立新目标,采取新举措,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往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继续深入改革,才能解除难题,解决问题,开创美好的未来。

  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标志。在当今这个文化建设的春天里,人民呼唤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作品。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善于把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知识信息与完美的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创作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力作、传世佳作。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切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激发创作热情,成就艺术辉煌。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也呼唤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等方面积极创新。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文化产品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文化不但是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支撑。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改善文化民生,凝聚群众意志、引领民族精神,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务必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2017河北公考申论范文参考(三)

  建设书香社会从全民阅读开始

  文章华国,诗礼传家。读书,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未曾舍弃的文明传统,可在现代社会中,读书似乎成为少数人的独特兴趣与爱好,所谓的“阅读危机”也频频见诸报端。但值得欣慰的是,在政府和社会的多方引导下,读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慢慢回归主流。

  阅读是一种责任,承载的是信念,坚守的是忠贞。古人云:“不学方知愧,无才信是贫。文章宁小计,报国最是真。”千百年来,无论民间疾苦,还是道统存废,抑或天下兴亡,阅读人的书向来是沉甸甸的。居庙堂之高也好,处江湖之远也罢,阅读人在风雨飘摇之中,独有一份关于责任的自持和坚守。或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又或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这种精神传统,在民族和国家的危亡关头,尤其是近代中国与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中,更彰显出熠人的光辉。以读书为贵,以报国为念,也许正是因为这点脾性,读书之人身上才自有一番卓然不群的坚守和忠贞。

  阅读是一种心境,远离的是尘嚣,放下的是名利。“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读书为福,读书为乐,是许多文人墨客的共同感受。阅读的目标不是为了“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而是致力于构筑灵魂的金字塔。打开一本好书,内心便不由平静下来,任窗外云卷云舒,我自有书香做伴。此时,阅读的心境宛若秋日的澄净夜空,世俗的浮云一扫而光;阅读的感觉恰如春天的暗香浮动,生活的味道更加芬芳。不急不躁、不愠不火,如达摩面壁心无杂念、物我两忘,如此阅读才能收获“海水渐退方见石,浓雾散去始见山”的乐趣。

  阅读是一场修行,考验的是功夫,升华的是境界。著名学者王国维描述过阅读的三种境界。阅读达到这三个层次,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高远的志向,有耐得住“昨夜西风”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以苦为乐;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敢于下真功夫、苦功夫、硬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为书消得“人憔悴”;要多学善思、思有所悟,只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才能发现她在“灯火阑珊处”。《道德经》有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可见古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明了阅读的精髓和要义。通过多阅读、勤阅读,读好书、好阅读,把握时代脉搏,思维层次,悟通经世之道,在感受艺术浸润带来愉悦的同时,身上不由会多些书卷特有的香气,生命的内涵会因此更加丰富,沿途的风景会因此更加多彩。

  有论者曾言:“酒香肉香不如书香,藏金藏银不如藏书。”读书需要日积月累、相伴终生,也需要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正因为如此,当提出建设“书香社会”的倡议时,才更值得响应。当整个社会都洋溢着书香的时候,当爱读书、读好书成为人们不变的志趣的时候,这样的社会和这样的人们必定是健康而富足的。

看过“2017河北公考申论范文参考”

9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