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重庆公务员申论范文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重庆公务员申论范文一

  创新是传承的出路。哲学大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世上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万事万物无不变化发展:从诗书礼乐、儒释道墨到知行合一、程朱理学,文化的发展始终不曾停歇。而于城市发展而言,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不变即没有出路。正所谓,“好酒也怕巷子深”,市场经济某种意义上也是注意力经济,城市文化形象同样需要争取受众眼球,城市文化要想永葆活力,必须实现创新,将城市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生活,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们的综合价值,让其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激活文化才能给传统文化二次生命。就如西安茯茶镇,以千年历史泾阳茯茶文化为依托,充分开发文化旅游,形成茯茶文化、关中民俗文化、关中生活文化为一体,用旅游包装文化,用体验感受文化,既吸引客人,又做大产业,也传承文脉,成为城市探索典型样本。

  传承是创新的灵魂。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创新虽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然纵使城市的未来发展再面目全非,古老文化的积淀永远是城市最摄人心魄的灵魂:“一曲广陵天下知”,吟的是扬州的风华绝代;“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谱的是黄山的魂牵梦绕;“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赞的是姑苏的清新秀丽……每个城市都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绝美韵味,这些韵味都深藏在曾经亘古的历史记忆中,跳跃在无数文人骚客的诗情画意里。城市文化只有传承了历史的韵味,才可能永远留给世人最卓绝的城市名片。因此,只有传承城市文化,传承历史记忆,才能让曾经的过往成为创新的灵魂,成为创新的灵感,让城市既能焕发别样光彩,又浸润着历史的沉香。

  “心有高标,方可致远。”城市发展的积淀在于文化的传承,而出路在于文化的创新。传承保护也好,发展创新也好,都需冷静审慎、长远考虑,盲目断章取义、好大喜功是绝对没有任何出路的。从像西门庆这样虚构的小说人物被过度利用,到安徽滁州、江苏南京纷纷争抢虚拟文化《琅琊榜》以拉升城市关注,无不令人慨叹:创新应有度,浮躁无出路。

  因而,求护不是单纯地断章取义平地起文化,求变也不是功能雷同地标准化大扩建。唯有在传承中“有破有立”,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牵手,城市发展才能筑起属于自己的底蕴和气质。

  重庆公务员申论范文二

  雨我公田 遂及我私

  ——涵养公共意识 从我做起

  在《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意思是说,天上下雨了,祈求上天先将雨水流到公田里去,那些多余的水啊,再流到我的私田里去。这就是对公共利益的重视。现在,我们又看到多少这种做法呢?早在100多年前,美国传教士在接触中国社会各阶层后,得出了中国人缺乏公共意识的论断。种种违背公共精神的行为,频频触动国人神经。唯有从自我做起,主动涵养公共意识,才能充分维护国家形象,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素养。

  公共意识的核心是公共性,当公共生活是面向全体民众开放的、民众可自由参与的,民众在互动中才能形成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的共识。亚里士多德式的共和主义认为,真正的好公民是一个能同时做好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角色的人,换言之,既能治理国家,又能同时服从国家的律法。公民意识的涵养并非依靠政府便能成事,还需依赖一国之内的民众主动提升自我认识、主动研习传统文化以及自觉捍卫公民意识等,才是公民意识快速提升的根本之策。

  涵养公共意识,需提升规则认识。由于熟人社会的逐渐瓦解,陌生人社会的不断强化,导致许多人不得不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加之资源又匮乏等历史和生活原因,出现了如中国游客卢浮宫前泡脚、泰姬陵内露肩的事件。然而,每次一出现此类现象,公众率先想到的是为何别人行,轮到自己却不行。错误地将与他人有关的个人选择被认为是所谓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其实,这均是源于民众自身对权利义务的认识不清造成,为此,我们应主动积极树立和提升认识,不随意僭越和违背规矩,从而培育起基本的公共意识。

  涵养公共意识,需学习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可谓是包罗万象,是前人生活和思想智慧的结晶。可是,我国礼仪之邦的形象渐渐在我们随处刻字、随地吐痰、马路上的“组团式闯红灯”到地铁里的不文明,“萝卜招聘”到山寨成风等几乎毁之殆。尽背后无不是规则意识的淡薄提升青少年的艺术品位和艺术修养,只有艺术得到最好的尊重与诠释,才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所应具备的气质。

  涵养公共意识,需行使监督权力。深夜“大合唱”扰民,广场舞扰民引发矛盾等问题,如果长期监督与自我监督,人们便会更加无所忌惮,公共意识则更加无从谈起。如果让守法者吃亏,违法者却能获益,这将让劣币驱逐良币,优汰劣胜,势必让人价值混乱,让人无所适从。因此,充分行使监督权力,营造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的良好氛围,方能形成良性法治局面。

  说要想重新树立中国“礼仪之邦”的新形象,需将提升规则意识、研习传统文化、自觉监督相结合,才能获得几代国人梦寐以求的“现代性”,重塑一个文明古国的时代尊严。

  重庆公务员申论范文三

  扶贫不能留“死角”

  当前,有些地区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里贫困户的帮扶,存在投入不够、责任不到位等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好,有可能影响全面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不久前的一次采访,有贫困群众大吐苦水:相邻的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每户补助好几万元,贫困户从半山腰搬到了平坝上的农民新村,住上了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房。而自己所在的非贫困村,贫困户没法享受这个好政策,常年住在高山险坡上,想搬却搬不下来。“贫困程度不相上下,为什么扶持政策天上地下?”

  这位贫困群众反映的现象在不少地方都存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地对贫困县、贫困村扶贫工作都十分重视,工作力量和资金项目重点都投向了那里。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里的贫困户关注相对不够,投入相对不足。比如,不少地方,政府向每个贫困村派驻了驻村工作队,用于改善设施、 扶持产业的资金,多的一个村能超过1000万元,而其他一些非贫困村,贫困户也不少,却得不到这样的扶持。

  这种“厚此薄彼”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不少地方贫困面广、程度深,而资金、项目、人力等扶贫资源相对有限,没法做到全覆盖,扶贫工作只能有重点地推进。随着脱贫攻坚力度日益增强,很多贫困村发展条件越来越好,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起点好不到哪里去的一些非贫困村,发展条件却迟迟未能改善,客观上延迟了 这里的贫困户脱贫摘帽的进程。

  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户脱贫工作“被边缘化”,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全国41%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非贫困村、45%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非贫困 县。离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只剩下4年多,全面脱贫要不落一人,如果不尽快解决好这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有可能影响这个目标的如期实现。

  如何让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户不成为脱贫攻坚的“死角”?

  重视统筹兼顾。对于这些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要尽早谋划、尽早动手,有条件的地方要与贫困县、贫困村的脱贫工作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先集中力量重点消除贫困县、贫困村的贫困,也不能让非重点地区的贫困户成为被忽略的人群。否则,他们要2020年前脱贫很可能时间不够,或者脱贫成效难以巩固。

  加力精准帮扶。一些地方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扶贫工作重视和投入不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领导干部认为那里发展条件相对较好,依靠当地发展带动,很多贫困户也能脱贫。这看似有道理,实则不然。贫困户的一大特点就是自身发展能力弱。要进一步整合扶贫资源,将普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有条件的 地方要考虑尽快“复制推广”对贫困县、贫困村的帮扶模式。

  严格考核检查。今后在扶贫督查、考核、第三方评估等工作中,要更加关注非贫困村和非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扶持力度不够、“数字脱贫”等问题。

  当然,宁可苦干,不可苦熬,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户也不能坐等帮扶政策来敲门,自力更生、幸福生活双手创的精气神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看过“重庆公务员申论范文”

8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