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师说同步训练题及答案(2)

时间: 焯杰2 语文备考

  7.解析:分析课文结构,编写段落提纲,这是很重要的读书方法,必须熟练掌握。

  答案:

  结构分析:本文题目《师说》,说说从师之道。作者对于师道的观点是什么?第一段,从正面提出自己的基本看法:其一、“学者必有师。”说明论及的对象是“学者”,强调他们从师的必要。其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说明学者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其三、“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指明老师所在之处。第二段,根据第一段的理论,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在师道问题上的“惑”,也概括为三点:其一、耻学于师。其二、耻自身之师。其三、耻相师。作者运用三个事实进行对比分析,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君子”,从对反面现象的批判中阐发第一段里提出的论点。第三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学者孔子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第四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又一次强调本文的论点。总之,本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有破有立,事实摆得充分,道理讲得深透,有很强的说服力。

  附:《师说》结构图示

  8.(1)解析:本题旨在理解文中重要要词语,“宏兹”要注意分析其与宾语的关系。

  答案:①圣人、圣明;愚人、愚蠢。 ②从师。 ③使……发扬光大 。④一般人。

  (2)解析:本题旨在分析不同语境中词语意义的变化。ACD句“道、业”并提,专指儒家的“道、业”。 B风尚、风气。

  答案:B。

  (3)解析:句子成分倒装,是文言中常见的句法现象,要求熟练掌握。

  答案:①“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用“之”将宾语“句读”、“惑”前置。 ②否定句中作宾语的代词(自)前置。“不自是”即“不是自”(不认为自己正确)。 ③“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用“之”将定语“利”、“强”后置。 ④作状语的介宾短语“以严刑”后置。

  (4)解析:这里的几个句子都各有它的特点,①既是宾语前置,同时又采用所谓“合叙”的写法,翻译时对其语序要适当调整。②是省略,要根据上下文意作适当补充。③的第二句体现了文言精练的特点,翻译也要揣摩文意进行必要补充。④是一个表示肯否关系的对比复句,要译成“是……,不是……”(如果把它看成是定语后置句:“彼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之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也可)。

  答案:①不懂句读,就从师学习,而不能解答的疑惑,却不从师学习。②拜官位低的人做老师就足够羞惭,拜官位高的人做老师就近似阿谀。③但是雪和太阳哪里有什么过错呢?只不过那些狂叫不已的家伙是一群疯狗罢了。④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授孩子们认字写字帮助他们学习书中句读的老师,而不是我所说的给大人们传授道理给大人们解答疑惑的老师。(或者“那些只教授认字写字帮助学习书中句读的孩童们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给大人们传授道理给大人们解答疑惑的老师”。)

  (5)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测试题,要求把两篇文章对照起来读,互相印证,以加深理解。

  答案:①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②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③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④作者字面上讲不敢“为人师”,但从他对韩愈的赞颂,对那些诋毁韩愈者的深恶痛绝的态度中看出,他极力支持韩愈的师道观。

  (6)解析:这是道阅读理解题,文中用寓言故事作比喻,语意含蓄而生动,阅读时必须理解它的寓意。

  答案:越犬吠雪,蜀犬吠日。日,雪,那些诋毁韩愈的人。辛辣地嘲讽那些对“好为人师”者大惊小怪、大呼小叫的人。

  (7)解析:本题旨在训练对韩文的综合概括能力,对柳文旨意的理解能力。

  答案: ①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习气。

  ②答:通过申述自己不敢为师的理由,以驳斥时人对韩愈的诋毁,对韩愈“抗颜为师”进行声援。

  9.解析:本题旨在启发我们对古人的观点,即使是当时先进的观念也要在学习继承的基础上,采取分析的态度。

  韩愈一开篇就提出“学者必有师”,强调了教师的地位。接着指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过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的知识是后天获得的,说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韩愈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向能者学习。以上这些,无疑是永远正确的。韩愈指出老师的职责“传道受业解惑”,既教书又教人,也很有借鉴意义。韩愈还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师生互学的观念,也很正确。总之,韩愈《师说》中的许多观点对我们今天仍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但是,他的思想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阶级的局限和时代的局限,例如他说的“道”是儒家之道,“业”是儒学之业,归根结蒂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他在师生关系中只提出老师“解疑”,没有指出老师更重要的任务是“激疑”,至于在教与学的关系中,韩愈更没有也不可能看出学生的主动地位,“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另外,在《师说》中仍然存在着轻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思想倾向。

  答案:略。

师说同步训练题及答案相关

8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