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主观题专项练习题及答案(2)

| 思晴

高考历史主观题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1、(1)扩大《时务报》的读者群,增强《时务报》的影响力,(3分)更广泛地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以救亡图存。(3分)

(2)张之洞和李鸿章作为原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变法形势的发展,他们图存救亡意识日浓,因此,他们对《时务报》取支持态度;(5分)但同时他们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为维护清朝统治,一旦《时务报》的文章突破他们可以容忍的底线,他们就禁止《时务报》的传播。(5分)

(3)维新变法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4分)同时更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从女子康爱德飘洋读书,专攻医学,到女子放足、男子戒烟等事例中,维新派以及开明地主对封建思想文化、甚至封建习俗进行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6分)

2、(1) 积极影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对本国封建经济瓦解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是中国近代化大规模实践的开端。 (任答三点即可)

(2)营业状况:产品销售量迅速上升

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中华民国的建立,为民族工业

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族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中华民国颁布一些有利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及实施②帝国主义忙于欧洲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都有所减少③民间兴起反帝爱国热潮④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进一步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3)历史现象: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

原因:抗战期间,国统区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和国家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

(4)建国初,中共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民资资本主义得到恢复发展

1953年至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1)特点: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与减灾相结合;

(2)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权益。(1分)

成因:工业革命后工人受剥削沉重,工人运动兴起;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需要;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

(3)做法:直接救济;以工代赈。(2分)

意义:增加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2分)

(4) 生产力 提高: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5)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3分)

4、(1)政策: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2分)

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工厂,自由贸易政策对英国更为有利;

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有利于保护相对落后的本国工业。 (4分)

(2)特点:贸易保护,政府干预。(2分)

主要原因:要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困扰。(1分)

(3)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2分)

(4)基本原则:贸易自由化。(1分)

积极作用: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和成员国经济的发展。(1分

5、①世界市场不断扩大(1分);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1分)。原因:新航路的开辟(1分);殖民扩张的加剧。(1分)

②原因:白银外流(1分);列强侵华不断加剧(1分)。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分)。

③新的交通工具的使用,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2分)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3分,每点1分)

6、①特点: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2分)必要性: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分);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1分)

②主要原因:深圳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1分)。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发展(或“深圳速度”)带动人们思想的解放(1分);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1分)。

③新特点: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1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结合。(1分,答到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即给分)原因:科技革命的要求;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改革开放创造的有利条件。(3分,每点1分)

7、(1)民主。(1分)

(2)差异的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手工工场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还很弱小,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充分;守旧势力阻碍的程度:英国的封建势力强大,而美国守旧势力弱小(或没有经历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社会);民主思想影响的程度:英国革命披着宗教外衣,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而美国自治意识和能力较强,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答对任意2点即可得4分,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

(3)强调:选举(1分)。

事件: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答对1点即可得1分。)

(4)背景:抗日战争;国民党独裁统治。(2分,与之相关,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意义:争取民心(克服困难),推动抗战;为以后民主建设提供经验。(2分)

8、(1)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2分)。

美国:利用二战(战争),大发战争财;推动建立和主导战后资本经济体系;大力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1点1分,答对任意2点即可得2分,其它符合史实的答案皆可得分。)

(2)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2分)

评价: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2分);也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1分)。

(3)观点:藏金于民(2分)。

努力:加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改革金融体制,符合国际规则;科教兴国,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答对1点1分,答对任意2点即可得3分,其它言之成理,也可采点给分。)

9、(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作用:变法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启迪了广大民众的思想,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每点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2)功绩:领导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政治取得初步成果,实现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精神遗产: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②自强不息、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③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④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的民族精神;⑤关心民生的民本精神。(2分。每点1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3)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每点2分,共8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6分。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得满分)

10、(1)态度变化:由鄙视到接受。(2分)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进一步说明西方的强大;外国商品大量进入和使用;洋务派官僚的积极倡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西学的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的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开放早。(8分。答出任意四点。)

(2)态度:盲目排外;盲目崇洋;文明排外。(3分)

最进步的态度是文明排外,其积极意义在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促成“实业救国”思潮和收回利权运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到来;促进西方近代文明的传播;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8分。任答四点即可。)

(3)据材料一二可知,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经历了由鄙视到接受、由盲目排外到文明排外的变化,(2分)说明近代社会观念不断走向科学、包容,材料三关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脉落的说法是正确的。(2分)

11、1)利用临近边境的优势,晋商输边饷而获厚利。(2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分)(若答“北方市场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亦可)

?(2)民风的变化:由重农变为崇商,(2分)由尚简朴

变为奢糜(2分)。(或答“从尚义、务学到经商逐利”。)

?(3)阻碍晋商发展的原因:①晋商将经商所得用来置地置房,影响其事业的进一步的扩大。(3分)②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商业的进一步发展。(3分)③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晋商发展的根本原因。(3分)

(4)参照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调动、联系、发展、辩证)

(4)影响:列强利用通商口岸对我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将中国卷入世界市场。(4分)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6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断加深。(2分)

(5)启示: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分)

12、(1)原则:尊重和保持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2分)努力:五四运动,外争主权;(2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分)华盛顿会议期间,坚持斗争收回山东主权。(2分)

(2)通过签订的条约,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2分)美国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2分)抑制了日本势力在远东的膨胀。(2分)(学生若依据有关条约内容逐个作答也可给分)

(3)变化:中国由被列强共同支配的对象,变成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4分)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分)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2分)

(4)趋势: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政治多极化。(2分)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2分)应对:中国坚持和平自主和平外交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APEC组织。(4分(学生若能答出中国与之相对应的其他活动也可酌情给分)

13、(1)二千年间人口大致增长了19-20倍(总体变化必答,得1分);

其中秦始皇至元朝人口峰值时期1400多间增加了5500—6500人,增长 了2到3倍;北宋一朝增加了0.7亿人,增长了1倍多;14世纪末-1850年约450多年间增加了3.6亿人,增长了4倍多; 隋末唐初与北宋初期人口退至秦始皇时期的水平.(写清某一段历史时期的变化情况给1分,只写增长的最多给1分,写出增加和减少情况的给2分)

(2)人口增加的原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国家疆土的开拓;政治局势平和社会生活安定;国家赋税政策宽松等等.(最多2分)

人口减少的原因:战乱导致人口死亡,或田地荒芜,社会生产力遭破坏新生儿存活率低等等.(最多1分)

(3)积极影响:促进生产发展,商业活跃,社会繁荣,疆域开拓,军力强盛(最多1分);

消极影响:人口过多或短时期内迅速增长使土地、食物等资源负担加重,人多地广,增加统治难度,促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等等。(最多1分)

验证方法:通过上网、图书馆、书店等途径查阅有关的明清史实,阅读明清史论,或拜访专家请教等等(最多2分)。

14、(1)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2分)

(2)宣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4分)

(3)过程:从议会制度,到宪法思想,再到责任内阁制。(3分)

探索:清末预备立宪和《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临时约法》的颁布。(

15、(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

( 2)不同:唐太宗把皇权和相权协调起来,注意发挥宰相参政辅政的作用;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对立,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

(3)唐太宗的做法:宰相等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结果:提高了办事效率,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明太祖的做法:废丞相,中央各部门分理政务,由皇帝总揽大权。结果:加独了皇权专制,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16、(1)历史事件:物质层面:洋务运动;制度层面: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心态层面:新文化运动。(3分)

(2)“物质”影响:有利于工业、教育、科技、国防的近代化;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2分);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有利于中国近代交通、通讯的发展(答对任意3点可得3分)。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自强、求富的道路。(1分)

(3)影响: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利于思想解放;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或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科学文化(或文学、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社会新习俗(如新式婚姻等)的出现;(1点1分,共3分)前期新文化运动带有历史虚无主义的做法(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做法)。(1分)

17、(1)材料一属于文献史料。《史记》是一部信史,司马迁对史实的真实性非常重视,所以有关记载应该有一定的依据;但也不能排除个别地方有一些不实之处。

(2)不能。因为还需要其他证据来佐证,孤证不立。

18、(1)民主方面:建成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答对任意3点皆可得3分)

民生方面: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制度,满足了农民得到土地的要求;恢复国民经济;领导三大改造,实施“一五”计划;稳定物价,打击不法商贩,保障生活供给;开展扫盲教育等。(答对任意3点皆可得3分)

(2)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思想理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经济建设:作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决策,开始形成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基本政治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民主政治:拨乱反正,平反重大冤假错案,民主法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出现新局面。(每点2分,共6分,没有组织化的答案,酌情扣1—2分;言之成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3)事件:百家争鸣(2分)。代表:孟子、墨子、荀子、孔子。(说出任何1人,即可得1分)

(4)指导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亦可)。(1分)

实践措施:实施菜篮子等工程(安居工程、希望工程、村村通工程),着力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举出其中的任意1例即可得1分,符合史实的答案,也可得分)


猜你感兴趣:

1.2017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

2.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策略

3.2017高考历史模拟卷含答案

4.201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精选

9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