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历史备考 >

2017高考历史必修一测试题

时间: 思晴2 历史备考

  2017高考即将来临,备考历史的考生一定要多看书,多做题来巩固知识。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7高考历史必修一测试题。

  2017高考历史必修一测试题一、 选择题

  1、商周时期的文献记载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礼记·王制》、《礼器》)”的庙祧(tiāo)制度。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

  A.保证宗族的蕃衍 B.巩固宗法等级观念 C.完善祭祀仪式 D.消除贵族之间争斗 2、《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这最能表明( )

  A.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者有诸侯、卿大夫、士等 B.西周的分封制维护了贵族的统治秩序 C.在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宗法制不仅在天子和诸侯间实施,也在中、小贵族以至士与庶民之间实施 3.《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为此秦开创了( )

  A.郡县制 B.皇帝制 C.三公九卿制 D.中外朝制

  4.秦朝时李崇任陇西郡守,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下列与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职位由皇帝直接任免 B.是陇西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有权任免辖区内所属官员 D.陇西地处秦朝的西部边疆

  5.《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

  ①三官皆为宰相 ②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③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④宰相不被重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 )

  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

  C.程序繁琐,效率低下 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 7.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下列属于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是 A.《中国通史》对封建制的评述 B.史书《春秋》对哈雷彗星的记载 C.《史记》对商鞅变法的记述 D.《九章算术》记载十进位计数法 8.黄仁宇在论及某封建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

  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控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

  的省级组织”指

  A. 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9、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 A.选官和考试有机结合 B.品德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 C.世卿世禄制逐渐式微 D.人才选拔由中央下放到地方 10、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

  11、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12、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反映了

  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众决策易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称:“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材料表明罗马法

  A.巩固罗马的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是私有制社会法律的总结,推动法学研究 C.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D.为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奠定了基础

  14、.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古罗马法学家负责整理、编纂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当时,这一著名法典

  A.因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而制定 B.从法律上详细规范了人们的行为 C.实质上始终是古代罗马的基本法 D.首次遏制了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 15、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所有雅典人都享有充分的政治民主 C.城邦政治决策的人民性和广泛性 D.公民大会代表了雅典居民的利益诉求 16、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的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17.《秦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表明二者 A.立法的目的一致 B.都是维护封建王朝的工具 C.都违背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D.立法理念严重不同

  18、.1871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取消1825年对工会活动的限制令,但同时禁止罢工者组织纠察队。这反映英国

  A.民主政治逐步发展 B.劳资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 C.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D.工人的政治地位不断下降

  19、2009年4月,英国民众2万多人在网上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布朗下台。布朗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

  20.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这反映出美国注重

  A.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 D.邦联原则的延续

  21、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22、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君主派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23、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到“上升”的转折时期。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来看,“沉沦”和“上升”的转折点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运动

  24、如果把整个西方文明比作一座大厦,那么它则是由两根柱子支撑,即 “两H”:Hellenism和Hebraism,亦即“两希”:希腊和希伯来。抓住了西方传统的这两个方面,便是抓住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下列不属于希腊对西方文明的贡献的是( ) A.强烈的进取精神 B.民主平等精神 C.人文精神 D.信仰精神 25、《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

  A.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C.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26、美国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项的“宏伟计划”:收购全球种子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加以“改良”——用申请了专利的转基因种子替代天然种子——控制全球食品供应。该公司目前已收购全球21%的种子公司,控制93%的转基因食品市场。该材料主要说明( ) A.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B.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

  C.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D.全球化与单一民族经济难以共存

  27、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因为2013财年结束、2014财年预算没有被国会通过而被迫关门,约80万左右的政府工作人员“被罢工”。这种现象主要表明美国 A.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B.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C.联邦主权遭到削弱 D.分权制衡原则有利有弊

  28、1944年10月9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统帅斯大林在会晤中对巴尔干半岛的战后控

  A.东欧是“冷战”的前沿 B.两大阵营对抗矛盾尖锐

  C.苏联在东欧有明显优势 D.强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29、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30、《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31、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32、《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

  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

  情形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33、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34.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 )

  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 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 ③希望中国成为战后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 D.《人权宣言》

  36、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

  A.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B.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D.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 37、“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 )

  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武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

  3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39、“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中的“异”的本质内涵是指( )

  A.不同的国情 B.不同的社会制度 C.不同的经济水平 D.不同的生活习惯

  40.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41、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__”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42、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4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44、《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记载: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日本通过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战争的影响是( )

  A.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 B.促使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移

  C.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D.政治力量消长破坏雅尔塔体系 45.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兴起的直接背景是( )

  A.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的广泛传播 B.苏联和东欧的经济陷入困境 C.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西欧建立了政治和经济联盟

  46、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

  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47、2007年7月,《张学良口述历史》出版。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口述历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

  A.当事人的所见所闻,是价值很高的一手史料 B.通用于缺少文献资料的特定领域和问题 C.对政治制度史和经济史的研究作用很大 D.是对文字记载历史的唯一补充

  48、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注释里说:“历史上的晚期时代对早期时代的认识当然与后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同,例如,希腊人是作为古希腊人认识自己的,而不像我们对他们的认识那样,如果指责古希腊人对自己没有像我们对他们的这种认识,就等于指责他们为什么是古希腊人。”下列与此观点相符合的评述是( )

  A.历史认识都是从现实出发的 B.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没有规律可寻 C.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 D.历史认识应还原到历史时空中去

  2017高考历史必修一测试题二、材料分析题

  49、(14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3分)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分)

  50. (24分)近代西方代议制是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主权的政府,政府实行分权统治,相互制衡,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多数人或任何个人专断的政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统总(行政)

  下院组成议会

  上院国会法院(立法)(司法)

  选民

  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行政权)

  国务院参议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法院(司法权)

  各部委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中央政府权力分布结构示意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两种政权结构模式反映了两地政治制度的何种差异?(2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你认为这两种政治制度各有何利弊?(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在英美两国政体中,国家元首的地位、政府首脑与议会的关系两方面有何区别。(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与雅典政体相比,你认为美政体有何创新之处?(4分) (4)材料三所示两种政体在组织原则有什么不同,在本质上有何区别?(6分

  (5)从中外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哪些认识?(2分)

9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