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历史备考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题带答案

时间: 焯杰2 历史备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题:选择题

  C.农民领袖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

  D.解决财政问题是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

  解析 “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还A项正确;近代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因此封建地租关系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农民领袖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反思,故C项错误;当时的核心问题是巩固革命成果,并进一步进行革命,不是财政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6·无锡期中)有人把太平天围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政策筑梦”是指(  )

  A.永安建制,分封诸侯 B.定都天京,军事全盛

  C.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解析 A、B项都是太平天国进行军事斗争的表现,属于战争追梦,故A、B项错误;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内乱,属于“内乱毁梦”,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革命纲领,体现出农民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属于政策筑梦,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5·龙岩市期末历史试卷)《资政新篇》载:“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在此洪仁玕(  )

  A.鼓励私人投资资本主义工商业

  B.鼓励借鉴工业革命成果

  C.鼓励创造发明,实行专利制度

  D.主张培养新式人才

  解析 1859年,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材料中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专利制度是洪仁

  答案 C

  4.(2016·泰州质检)潘旭澜在《太平杂说》中写道:洪秀全考不上秀才,便产生了逆反心理。造反之初就砸孔子牌位,将中国文化一律称之为“妖”。占领南京后,毁夫子庙。烧寺院古迹,废除私塾院,严禁古书流传。洪秀全曾下诏书说:“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

  A.体现其自身的阶级局限

  C.反对孔孟诸子百家学说是为了传播资本主义文化

  D.实现了太平天国运动思想上的统一

  解析 材料中洪秀全产生的逆反心理对孔子的彻底否定,在占领南京后还不罢休,说明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没有摆脱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故A项正确;导致其绝对否定传统文化的根本原因是其阶级属性,不是心理因素,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属于农民阶级,不可能传播资产阶级文化,故C项错误;反对孔子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拜上帝教”,故D项错误。

  答案 A

  5.(2015·盐城三模)“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C.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解析 材料不是从打击了清王朝统治角度评价太平天国运动A项错误;材料中评价的是近代化,不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属于材料中否定成分,故C项错误;“顺应历史发展方向”是从近代化的视角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故D项正确。

  答案 D

  6.(2016·张家界模拟)史学家费正清曾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  )

  A.中国完成了近代化 B.皇帝制度结束

  C.中华民国成立 D.满清政府垮台

  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兵变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并未完成中国的近代化,故A错误,符合题意;B、C、D都是武昌起义带来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7.(2016·泰州质检)据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  )

  A.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

  D.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

  解析 辛亥革命是严重脱离群众的,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材料中“则皆瞠目而不解”的信息完全相反,故B项错误;“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与材料中信息完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说明辛亥革命后实施民主的社会基础非常薄弱,故D项正确。

  答案 D

  8.(2016·扬州期中)孙中山曾说过:“谓袁不可信,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  )

  A.将建立共和制度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

  B.利用袁世凯推翻清王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C.认识到唤醒民众的重要性,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认为民族革命任务已完成,准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析 据材料“谓袁不可信,但我因而利用之”可知孙中山只是利用袁世凯,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则贤于用兵十万”可知孙中山利用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唤醒民众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民族革命任务是否完成,故D项错误。

  答案 B

  9.(2015·泰州二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该誓词主要表明了孙(  )

  A.践行三民主义的决心

  B.任职临时大总统的迫切愿望

  C.让位于袁世凯的必然性

  D.作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妥协性

  解析 孙中山的就职誓词,表明了他倾覆满洲政府,忠于民国,为民众服务的决心,也表明了孙中山践行三民主义的决心,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孙中山急于任职临时大总统的迫切愿望,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可知孙中山在誓词中陈明了任职的临时性以及解职条件,但没有信息反映出C项错误;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具有一定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材料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

  答案 A

  10.(2016·无锡期中)有的史学家称中国辛亥革命为英国版的“光荣革命”。此观点的提出是基于(  )

  A.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旨在推翻清朝统治

  B.武昌起义导致了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

  C.列强以武力威胁向革命政权施加了压力

  D.清政府和平交权实现了对袁世凯

  解析 “光荣革命”是指英国通过不流血的政变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A项武装起义与“不流血”不符,故A项错误;B项也是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故B项错误;C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不能够证明材料观点,故C项错误;从“和平交权”可知与“光荣革命”不流血的政变性质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

  11.(2016·宿迁调研)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  )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解析 从题干“最后一份皇帝诏书”“新时代开始”等信息体现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A项正确;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社会的性C项错误;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而宣统帝退位是在2月,故D项错误。

  答案 A

  12.(2016·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测试)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这幅漫画反映了(  )

  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君主立宪得

  C.中华民国建国原则名存实亡

  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解析 考查辛亥革命。题目信息“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表明民主共和名存实亡,C项最符合漫画主旨。

  答案 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题:材料题

  13.(2016·南菁中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这样,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

  (1)依据材料一、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代赋予太平天国哪些特点。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反映出什么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

  解析 本题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全面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内容。解题时,一是明确图片所反映出的信息,二是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回答。

  答案 (1)特点:向西方学习,如创立拜上帝教,提出《资政新篇》;是旧式农民战争

  (2)问题:《天朝田亩制度》无法实行。原因:本身的空想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实现;战争环境,不允许实现。

  (3)看法:《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但《资政新篇》不是农民运动的产物;《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再加上不利的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因此《资政新篇》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实现。

  14.(2016·临汾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偶然与必然

  材料一 平均主义是农民民主主义的思想核心,是农民革命的巨大推动力……“等贵贱,均贫富”调动了千百万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卷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狂飙。

  ——漆侠《读〈李自成〉——论农民的革命民主主义》

  材料二 张鸣认为,“起义前一个月,革命党人在汉口试验炸弹不20多个人。之后就有传言说瑞,当时新军军营里有不少革命党,包括一些跟革命党有过交往的人,大家都人心惶惶……其实瑞,但谣言四起,形成一种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武昌起义其实是出乎意料地爆发,并出乎意料地取得成功,带有极大的偶然性。金冲及则认为历史的发展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总由当时的客观大趋势所决定,这就是必然性。

  问题二 成功与影响

  材料三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它所应做的一切,即加强资本主义发展。”

  (1)请运用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的观点。并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关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结合列宁的观点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太平天国运动最能体2)问,最好是结合两种观点,将之综合起来考虑。如果只答出一个方面的观点,都为不全面的。偶然性在材料中说得比较清楚,而必然性只是说“客观大趋势所决定”,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时代背景。第(3)问,提示为“成功与影响”,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理解即可。

  答案 (1)史实:《天朝田亩制度》的提出大大鼓舞了农民阶级参加反清起义。关联:鸦

  (2)示例一:学生将辛亥革命爆发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革命党人试爆炸弹不慎爆炸,清廷大搜捕的谣言盛行,人人自危。

  示例二:学生能将辛亥革命爆发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具体要点: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政党成立;清政府卖国的反动本质进一步

  示例三:学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示例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示例二。(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

  (3)理解: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题带答案相关

8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