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自考 > 笔讲串讲 > 公共课 >

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3)

时间: 未知2 公共课

  59、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悼念友人的散文。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通过这种交往,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60、有关“怒”

  本文作者回忆与傅雷的交往并不涉及傅雷在政治上遭受迫害的具体原因与过程,而是突出写了傅雷的“怒”。第一次是在昆明“不知怎么一回事”和滕固吵翻了,竟致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第二次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但傅雷直率的性格已经跃然纸上。写这两次傅雷之“怒”,都是为第三次“怒”作铺垫。在__中间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最后一‘怒’”导致轻生,却是傅雷刚直性格的臻于极致的表现,令人扼腕,也令人尊敬。写两个人的交往,通过三次发怒。

  61、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孟子的文章向来十分长于说理。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其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么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

  62、比喻的使用。

  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了两个比喻来增加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

  63、许多排比句的运用,也大大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64、本文的艺术特色是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

  其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②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④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

  65、论证方法颇有特色。

  (1)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

  (2)大量排比句(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②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③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④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⑤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和反诘句(①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②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③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的配合运用,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体现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

  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

  全文的中心论点: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

  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

  全文共过对比进行说理: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

  格言名句: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满招损,谦得益”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五组对比词: 1.“满与谦”

  2.“损与益”

  3.“忧劳与逸豫”

  4.“兴国与亡身”

  5.“盛与衰”

  66、文章梗概

  这篇游记重在阐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充满现代人文理念。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第二部分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第三部分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第四部分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

  作者对都江堰水流的描绘,先写声音,再写作者的感觉,然后再写水流翻卷咆哮的壮观,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饱含着“壮丽的驯顺”深刻寓意,发人深思。

  与单纯的游记不同,本文作者不但描写自然景物,而且立足现代,对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在人文感受方面能给读者以较大启迪。

  67、写作手法

  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作者在评价都江堰时,一开始就与长城作对比,从而得出长城固然伟大,但“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都江堰却更伟大的结论。在第三节中,作者又将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与李冰筑堰的指令相对比,从而显示两者的不同,颂扬了李冰的“智慧、仁慈、透明”。

  文章语言洗练,容量大,含义深,耐人寻味。

  68、文章梗概

  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写地坛,围绕着地坛写自己和地坛的不解之缘。第二个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爱。母亲对自己的爱。写母亲对自己那种毫不张扬、意志坚韧的爱。自己对母亲的无限思念。第三部分是用种种事物类比四季,象征作者对自己经历酸甜苦辣多变命运的感受。

  69、本文中心

  全文渗透着只有在可怕遭遇、特定环境和宁静观察、反复思索中,方能领略到的对自然、母爱、人生的深切体验,表现出一种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要求我们应该理解作者用三种方式来展现母爱:一是无声的行动描写。二是借“我”之口进行直接心理描写。三是侧面烘托。(重点 可出选择或者问答题)

  70、象征手法

  作品运用了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1.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似不相干,其实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这在整体上就是一种象征性类比。2.叙述地坛的“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让人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的精神;3.描绘古园中那“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则是“我”倔强“心魂”的象征性显现。4.对四季相应的多种事物的排比铺陈,则更是各种体验、多种心境、复杂人生、沧桑命运的多重类比和象征。

  71、文章中心思想

  梭罗隐居瓦尔登湖,是寻求一种与以往不一样的生活,一种更贴近大自然的生活。用梭罗自己的话来说,幽居森林之中,是因为“只想去面对生活的基本要素,看看自己能否学会生活必定会传授于我的东西”。于是,他回归自然,回归森林,回归原始的质朴生活。

  本文写森林中的一场蚂蚁大战,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联想丰富,议论精彩。梭罗保持着一颗童心,像儿童一样兴致勃勃、饶有趣味地观看蚂蚁缠斗。同时,梭罗又是一位作家、思想家,由蚂蚁大战联想到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得出“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的结论。仔细品味,梭罗的蚂蚁大战描写中,处处“微言”着社会和人生的大义。

  72、写作手法

  在写作特点上,首先,这里运用了场面描写方法。在场面描写中,作者又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手法,着重描写红黑三个“武士”的生死鏖战,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部而通览全局,这是处理复杂场面的有效途径。其次,在蚂蚁大战的描写中,作者不时插入关于人类战争的历史事件,这就构成了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类比,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凸现了文章的社会人生大义。同时,作者用写人的口吻来写蚂蚁,赋予蚂蚁以人的行为、举止、神态和心理,从而使蚂蚁的形象十分鲜活生动。

5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