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阅读理解 >

上海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时间: 焯杰2 阅读理解

  上海中考现代文阅读原文

  南北朝时,北方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在原有基础上向北向南扩展,与此同时,立足江南的六朝政权积极发展海外关系,使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向南海、东海延伸,与波斯、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都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这一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传入西方,国外一些先进技术也逐渐传入中国。

  隋朝时期,隋炀帝亲自西巡开拓疆土,打通丝绸之路,还在张掖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各国商人、使臣云集,使之成为一次各国文化交流的盛典。唐朝时,继续扩大与西方交往的范围,拓宽与中西亚各国的贸易渠道,中外文化交流达到鼎盛。各地留学生、学者、游历者、传教士在此聚集,各地文化融合于此,长安一时成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最繁荣的城市。唐中期,陆上丝绸之路由盛转衰,海上丝绸之路得以发展,尤其对宗教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印度教、摩尼教在这一时期从海路传入中国,而中国的道教和民间信仰也传入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地区。

  明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丝绸之路的路线进一步拉长,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将亚、非的广阔海域连接起来,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与交流。清朝时,茶马古道与西南丝绸之路相接,马帮为中原、西南、印缅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使得楚文化、巴蜀文化、青铜文化、佛教文化在交流中得到沉淀。英国东印度公司、瑞典东印度公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进行茶叶、丝绸、瓷器贸易,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与它的开放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丝绸之路”作为物化的形态,展现了我国古代要求打开国门与世界交流的愿望。“丝绸之路”虽以丝绸贸易为开端,但其意义却远远超过了贸易的范畴。它把世界各地的文明古国如希腊、罗马、埃及、波斯和中国联系在一起;又把世界文化的发源地如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美洲印加文明和中国文明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条连接亚、非、欧、美的大动脉,使这些文明经过大动脉的互相交流而放出了异彩,这也是我们推进“丝绸之路复兴”的历史基础所在。

  上海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

  1. 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由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和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中国》一书中命名的“丝绸之路”其实指的是同一线路。

  B.不同历史时期,“丝绸之路”出现不同的线路,如有“西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

  C.南北朝时,六朝政权与波斯、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都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是积极发展海外关系,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结果。

  D.茶马古道与西南丝绸之路相接,促使了中原、西南、印缅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也使得楚文化、巴蜀文化、青铜文化、佛教文化在交流中得到了沉淀。

  2.下列事实,不属于陆上“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项是

  A.汉高祖时签订和亲协议,承诺“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

  B.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传入西方,国外一些先进技术传入中国。

  C.隋炀帝西巡开拓疆土,在张掖举办万国博览会。

  D.初唐时,扩大与西方交往的范围,拓宽与中西亚各国的贸易渠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其内涵已经超越了交通道路和商业贸易的局限,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 艺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成为了东西方文明沟通和交流的象征。

  B.西汉时期的“和亲”与“反击战争”策略,在促进了中原与匈奴的物质文化交流的同时,也扩大了汉朝疆域,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随着物质文化交流的深入,文化交流逐渐上升到精神文化。如中国本土的佛教、儒教、道教、民间信仰也经丝绸之路向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传播。

  D.“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要求打开国门与世界交流这一愿望的物化形态,它促使中国文明和

  世界各地文明在相互联系、互相交流中放出异彩。

  上海中考现代文阅读答案

  1、A

  2、B

  3、C

上海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相关

7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