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阅读理解 >

中考文言文专题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时间: 焯杰2 阅读理解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香远益清 益: (4)亭亭净植 植:

  (5)宜乎众矣 宜: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4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1.(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植”通“直”,立。(5)当然(5分,各1分,意思对即可)

  2.(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

  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2分)

  3.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4分)

  文言文专题练习题2: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

  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C.国无尉/去国怀乡

  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

  3.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3分)

  答:

  (一)(10分)

  1.(1)孰:仔细(2)私:偏爱(3)间:间或,偶然。(每项1分,意思对即可。)

  2.(1)(2分)(邹忌)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关注点:“自视”(看看自己)、“弗如远甚”(远远比不上)。

  (2)(2分)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关注点:“初下”(刚发布)、“若市”(如同市场)。

  3.D“开头详写比美”不对,是详写邹忌与妻、妾、客的对话,以及邹忌比美后对这些对话的反思领悟。

  4.B你(A.任用/行为。C.诸侯国,国家/国都。D.听说/出名。)

  5.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

  6.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分)

  二是因为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或“听从祁黄羊的建议,任用解狐和(祁)午”)。(1分)

6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