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法干警定义判断习题答案讲解
山东政法干警定义判断习题:
C.一工厂经理挪用公款被会计发现,因怕他会告发,于是恶人先告状,以渎职罪等罪名对会计进行起诉
D.广东两家公司发生经济纠纷,卖方因买方拒不履行合同,交付全部货款对卖方进行起诉。在审理中,买方认为因为是卖方货物质量太差造成的,买方理由充分,因而对被告进行起诉,以讨个说法
2.倾销是指企业在国外出售商品的价格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或低于生产成本。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倾销的是( )。
A.某国以低于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他国销售新闻纸
B.某企业在国内有较高的垄断地位和较大的市场份额,但质量不如国外同类产品,为了抢占国际市场,该企业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在他国销售
C.某国软件公司为了获得他国政府采购的订单,与他国同类软件竞争,以低于该产品在本国的销售价格投标
D.某地为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由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规模化经营,其生产的蔬菜价格远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
3.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下列行为属于职务侵占罪的是( )。
A.王某是出租车司机,将乘客遗失在他车上价值5000元的物品占为已有
B.刘某是某建筑公司一工地的材料工人,负责工地模板等物品的调拨,几次私自将公司的建筑模板卖给一个过路的车主,共卖了2万元
C.刘某是单位的保管员,一天他趁其他同事不注意的时候,将一个200元的录音机拿回家给儿子用
D.赵某是一大钢铁公司的会计师,为了增加公司的利润私自做假账,使公司偷税高达200万余元
4.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依照法律或规定赋予的权限,根据法律或有关规章制度,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违反规章制度或犯有轻微失职行为尚不够刑事处分者的一种制裁。
下列不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
A.因贪污而被开除公职 B.工作失职而被给予党内警告
C.因流氓行为被公安机关处以罚款 D.因工作不称职而被强制辞退
5.错觉是指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受到歪曲的知觉。
请问下面哪一项属于错觉?( )
A.饮鸩止渴 B.望尘而拜 C.草木皆兵 D.无风起浪
山东政法干警定义判断习题答案讲解:
1.【答案】D。
讲解:关键词强调“民事诉讼”,“被告向审判机关提出”,“旨在使原诉被撤销或失去作用”。A中“原告不服,于是又向高一级的人民法院提出了诉讼请求”与题干中“被告向审判机关提出”不符,A错误;B中“以谋杀罪对该主人进行起诉”不是“民事诉讼”,B错误;C中“以渎职罪等罪名对会计进行起诉”也不是“民事诉讼”,C错误;D中由“卖方因为买方拒不履行合同,交付全部货款对卖方进行起诉”可知此案是“民事诉讼”,且卖方是原告,买方是被告。“在审理中,买方对卖方进行起诉”是原诉中的被告向法院提出诉讼,旨在使原诉讼被撤销,D符合。故本题选D。
2.【答案】D。
讲解:关键词强调“在国外出售商品”的价格“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或“低于生产成本”。A中“以低于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他国销售新闻纸”符合“在国外出售商品”,且价格“低于正常市场价格”,A符合;B中“企业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在他国销售”符合“在国外出售商品”,且价格“低于生产成本”,B符合;C中“他国政府采购的订单”说明“在国外出售商品”,“以低于该产品在本国的销售价格投标”说明价格“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C符合;D中“其生产的蔬菜价格远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并不能说明蔬菜在国外出售。此外,与国外同类产品价格做比较也不能说明“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D不是倾销。故本题选D。
3.【答案】B。
讲解:关键词强调“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且“数额较大”。A中“乘客遗失在他车上物品”不属于出租车公司的财物,A不符合“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A错误;B中“负责工地模板等物品的调拨,私自将公司的建筑模板卖给一个过路的车主,共卖了2万元”说明刘某利用自己调拨物品的“职务便利”,非法出卖公司的模板并占有该款项,且“数额较大”,B符合;C中“一个200元的录音机”不符合“数额较大”,C错误;D中“做假账使公司偷税高达200万余元”说明赵某的目的不是将公司的财物占为己有,D错误。故本题选B。
4.【答案】C。
讲解:关键词强调“行政隶属关系”,“给予违反规章制度或犯有轻微失职行为尚不够刑事处分者的一种制裁”。A中“被开除公职”说明被开除者与单位有“行政隶属关系”,且“开除公职”是“一种制裁”,A符合;B中被警告者与党组织有“行政隶属关系”,且“警告”是“一种制裁”,B符合;C中“罚款”是“一种制裁”,但是做出流氓行为的人和公安机关没有“行政隶属关系”,C不符;D中被辞退者和公司必然有“行政隶属关系”,且“强制辞退”是“一种制裁”,D符合。故本题选C。
5.【答案】C。
讲解:关键词强调“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受到歪曲的知觉”。A错误,“饮鸩止渴”中当事人明知道是“鸩”,因此不存在“某种受到歪曲的知觉”;B错误,“望尘而拜”意为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这其中并不存在“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受到歪曲的知觉”;C正确,“草木皆兵”是在惊慌时,把客观存在的“草木”当作了“敌兵”,这是“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受到歪曲的知觉”;D错误,“无风起浪”意为平白无故地生出是非,因此根本不存在“客观事物”。故本题选C。
山东政法干警定义判断习题答案讲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