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解题原则与技巧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解题原则
做题原则是做某一类题目应该坚持的基本思想,对于做题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教育专家认为,考生在做定义判断的时候,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一)选择最优
指的是某个定义的要点可能有多个,如果四个选项中没有一个选项符合所有要点,应该选择符合要点数最多的一个。这一原则主要是帮助考生在做题的时候不要过于纠结定义细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答案。
【例题】 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A、贵州省某山区因土地出现石质化现象,该地区村民被迁往他乡
B、几百年前,中原一带的居民为躲避战争,整体迁到南方,成为客家人
C、某村落位于山谷中,交通十分不便,为更快致富,村民集体研究决定移居山外
D、张三的父母家住三峡库区,由于修水库,其父母将家产变卖,来到上海与张三一起居住
【答案】A。解析:生态移民这一定义的要点是:为保护生态或因环境恶劣,不具备扶贫条件;将当地人民集体迁出。根据要点可以发现四个选项中B、C、D明显不符,而选项A是因为环境恶劣而进行的集体移民,但是否具备扶贫条件,则选项中没有具体说明。所以A选项虽然也没有绝对符合定义的所有要点,但已经是四个选项中相对符合的一个,根据选择最优的原则。
(二)常识原则
指的是如果被定义项是某个领域考生非常熟悉的概念,而定义本身又不好理解,考生可以适当结合已知常识来解答,从而降低题目的难度。
【例题】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个体对使用网络欲望强烈,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以下属于网络成瘾的行为症状是:
A、李小兵高考之后,父母对其上网不再过问,他一不上网就感到精神恍惚。
B、学生张某勤工俭学,为某网吧做管理员,全部业余时间都在网吧,经常睡眠不足。
C、某公司销售部经理整天泡在网上,联络客户、处理订单、工作压力大,使他有些烦躁。
D、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几位学生合伙开了电子购物网站,生意火爆,几乎没时间下线,老师说他们上课都有点心不在焉。
【答案】A。解析:此题是一道可以结合生活常识来解决的问题。网络成瘾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概念,其意思非常好理解,针对这一情况,可以直接根据对网络成瘾的理解来选出答案A。
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解题技巧
技巧1:关注被定义项
定义判断的解题顺序:第一:先看问法。如果定义涉及的内容是考生所熟知定义,通常情况下,定义是不会违背日常生活以及专业的定义,可以利用考生的自身储备快速准确做题,直接看选项进行解题,当然如果与自身理解有偏差,无法迅速确定选项,那么尊重题干中给出的内容,以其为标准做出选择。
例:如果概念B所表达的对象均在概念A所表达的范围之内:概念A所表达的对象有些在概念B所表达的范围之内,有些在概念A与概念B之间存在真包含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中加点的两个概念是真包含关系?
A、(启明星)就是(金星)
B、(榕树)在很多城市被作为(行道树)
C、(植物)有时候也会表现出类似(动物)的行为
D、(科学)包括多种学科,例如气象学、(遗传学)等
解析:对于真包含这个概念,可以结合常识判断。A项启明星和金星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B项有些榕树并不是行道数;C项植物和动物两个概念全异;D项科学真包含遗传学,符合定义。故答案选D。
技巧2:列举排除法
通常适用于定义长及题干已经把定义的外延(范围)用例子的形式列举出来了,通常选项会根据所列举的情形进行出题的这样的题型。我们只需要根据所列举得情形与选项一一匹配进行取舍,不需要看定义内容,如果选项的描述项未在题干中出现,那么它就不符合定义,反之则符合。
题干标志词:定义的常用形式、不是、比如、采用……
例:学习障碍是指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儿童获得学习技能的正常方式方法受损。这种损害不是单纯缺乏学习机会的结果,不是智力的发展迟缓的结果,也不是后天的脑外伤或疾病的结果,这种障碍来源于认知处理过程的异常,表现在阅读、拼写、计算等方面有特殊的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学习障碍的是:
A、九岁的小强刚从国外回来,不能识别简体字,在阅读学习材料时面临不少困难
B、小华原来学习优秀,随父母移居国外后由于听课困难,学习成绩大幅下降
C、小明的成绩不好,三年级时接受了专业的智力的测验,结果发现他的智力只相当于六岁只相当于六岁儿童的水平
D、小红聪明可爱,但上学之后读书是常出现跳行跳字的现象,虽然老师多次引正但她仍然以改正
解析:根据定义,学习障碍的产生不是因为以下三种情况:(1)单纯缺乏学习机会;(2)智力发展迟缓;(3)后天的脑外伤或疾病。对比选项可知A、B两项是缺乏学习机会的结果,C项是智力发展迟缓的结果,都不属于学习障碍,只有D项符合定义。故答案选D。
技巧3:选项归类
适用于时间紧迫定义较难阅读理解,分析选项内容,对意思相同的选项进行归纳,将选项归纳为2-1-1或者3-1的形式,快速排除。分析选项,进行归纳后,找到与众不同不同的一项,2-1-1或者3-1的形式都要特别关注“1”型的选项,因为正确答案极有可能就是它。
例:负性制裁:是指社会以消极手段对违反社会规范的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惩治方式。其特点是强迫性,迫使社会成员认识到不遵守社会规范所承担的不良后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负性制裁的是( )。
A、 甲因入室行凶抢劫,被判处死刑
B、 乙因不孝顺父母,受到邻里谴责
C、 丙因不当行为,被单位警告处分
D、 丁因严重违反校纪,被开除学籍
解析:归纳选项A、C、D项都受到强制性惩治,并承担了不良后果;B项乙收到邻里谴责并没有收到强迫性的惩治,3-1型,负性制裁定义的重点微观词句是:具有强迫性,,迫使社会成员认识到所承担的不良后果。不符合定义,故选B。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完成定义判断题型的正确顺序,是首先看问法,了解到考察的定义名称,如果是自己所熟知的定义,运用关注被定义项直接结合选项确定正确答案,其次如果并非是能调动自身储备完成的题,浏览定义,有发现标志词可以运用列举排除法的,也可以运用此技巧快速确定正确答案,反之,结合教育定义判断的核心成分分析法和主特征分析法及选项分析确定答案,在每天练习习题的过程中可有意识性的运用此种正确的解题顺序,经过一定题量及时间的练习后,熟练的技巧、方法运用及正确的解题顺序可以帮助大家在紧张的环境中节省大量的审题时间。
看过“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解题原则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