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热点范文
国考申论热点范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美丽绿色中国
提高环保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架起“高压线”.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然而近年来人们的环保却大大降低,过去的青山绿水变成了现在的秃山黑水,过去的蓝天白云变成了现在的“乌云密布”.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臭水沟到处都是,垃圾堆随处可见,蚊飞蝇舞,生态系统早已超负荷,自然法则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早已悬挂于我们的头顶。此时若还不能警醒,触碰了生态系统的底线,最终我们的文明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美丽中国的梦想也将如“天方夜谭”.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只有全社会提高环保意识,为生态文明架起“高压线”,才能唱响“美丽、绿色”的“主旋律”.
创新监管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筑起“防火墙”.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却频见报端,其中2014年4月兰州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根本因素在于兰州市对自来水的监管不力,致使市民饮用水苯含量超标,引发了一场抢水风波。类似的事例也不在少数,这不仅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活,更有甚者会危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鉴于此,创新监管方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实行第三方检测,确保检测的公平公正性,为生态文明建设筑起一道“防火墙”,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新时代。
厘清部门权责,为生态文明建设撑起“保护伞”.地方政府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责任主体。当前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职能定位、职能手段、条件配套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地方政府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动力、能力、持续力不足,阻力较大,职能履行情况与社会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江苏靖江水污染事件、湖南镉大米事件的发生,就在于之前地方政府权责不明。因此,必须进一步厘清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着重向县域基层下沉执行力量,加快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转变进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后盾。
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只有秉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构建美丽绿色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国考申论热点范文:改进政府行政方式 打造服务型政府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今天,社会矛盾仍然集中显现,群体性事件多发,诸多社会事件中群众对政府不信任加剧,出现了舆论一边倒和民愤宣泄现象,舆论将矛头指向政府或政府部门、政府工作人员。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需须反思政府的行政方式。
群体性事件往往起因于单一事件,有时仅是一起治安或者刑事案,却因政府工作人员漠视当事人基本权利,处理粗暴,致使民怨沸腾,对抗升级;一旦事态急剧扩大,则民生问题与司法公正问题交织纠结;基层政府此时极易举措失当,擅用警力,进而封锁信息,其结果当然是抽刀断水,公信力尽失……虽然每一起群体性事件总会平息,但不同的处置手段和持续时间意味着不同的社会政治代价,最终检验着领导者的能力和“执政为民”的诚意,并为政府的公信力留下长久的印记。为了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需须改进政府的行政方式。
首先,制度跟进是改进政府行政方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没有制度保证,服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通过制度设计,加快形成政府服务运行机制。严格依法行政,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政务公开机制、群众监督和参与机制。
其次,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也是改进政府服务的需要途径。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坚持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由之路。各级政府机关都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要以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重点,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水平。要改善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要继续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确保公共行政权力的公正、有效运行。要强化政府机关问责制,树立责任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再次,依法执政基础上的人性化执政是改进政府服务的重要途径。人性化执法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切实转变思想,“以人为本”,政府管理要从指标管理向实效管理转变,同时要求执法部门由事后被动应付向源头主动预防转变。
最后,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是改进政府服务的重要内容。政府职能问题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需须明确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应成为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核心职能。
只有改进政府的行政方式,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才能真正打造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国考申论热点范文:给民俗留下“自省”空间
据媒体报道,日前,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扩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范围,实现市县域全覆盖,包括乡镇和农村,坚决杜绝燃放烟花爆竹现象。但仅在下发通知两天后,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文件,决定收回并停止实施该通知。
这则“最严鞭炮禁放令”,最终以“朝令夕改”而告终,确实让人意外。其直接原因或源自该省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的联名上书。可社会对于烟花爆竹的需求,从来不仅仅是一个消费问题。虽然这起事件中,当地民众对于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态度未能突显,但政府部门对于禁令的紧急叫停,或折射了当前环保与民俗之间的某种拉锯尴尬。
置于当前的环保现状之下,呼吁限制烟花爆竹燃放,确有其必要。但全面禁止燃放,却难免有用力过猛之嫌。毕竟,在民俗与环保之间,本就很难划出绝对的是非界限。
学者朱大可曾撰文指出,春节令我们从反面意识到声音的匮乏。乡村在令人窒息的静寂中沉睡,除了有限的家庭语音,它的声源仅限于家畜、野禽和自然风雨。零度声音的状况是无限纯洁的,却制造出一种反面的耳鸣,把耳朵拖向了声音的黑暗。而解决这一困境的第一方案,就是在春节和元宵燃放鞭炮,借此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耳膜从饥饿中惊醒过来,像鼓面一样振动起来,耳朵就这样剧烈地饱餐了喧闹的声音。
学者所描述“声音的匮乏”,或显得抽象。从现实看,就容易理解了。抛却燃放爆竹背后的传统文化继承,在一个流动的快速城镇化的社会,不少乡村可能已经不只是年味变淡的问题,而是一年之中能打破沉寂的,或许也就只剩下春节了。于是,燃放爆竹在某种程度上更成为人们试图营造年味与人气的一种心理补偿。当然,明晰放鞭的这一社会动机,并非说要支持燃放爆竹,而是说,只有认识到作为民俗的放鞭习惯背后的社会心理需求,方能真正实现有效而适度的引导。
但当前公共领域对于禁放鞭炮的呼吁,恰恰呈现出不小的逻辑偏差。一是,简单化地为放鞭贴上陋习的标签,试图彻底否认其被时间所确认的文化符号意义与历史筛选的理性;二是,只片面强调放鞭对于环境的危害,而回避社会需求的正当性。类似这样的公共说教,其实已非理性的说服,而近乎一种逼迫性就范。不仅社会认同的效果可疑,而且可能激发逆反心理。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压缩了社会对于移风易俗原本具有的“自省”空间。事实上,近年来民间社会对于放鞭的态度早已非铁板一块,禁鞭的支持者并不少。所以正确的策略当是,更多地争取认同者,而不是依靠强力来否认非认同者。
民俗文化自有其韧性与内在的演变规律,只有顺应其演变规律,引导才能事半功倍。城镇化过程中,原本一些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习俗文化其实已大为削弱;此外,不同文化背景下民俗的互动与交融也非常重要。
较之于将放鞭的民俗完全推向环保的反面,以行政规制加以强力规范,民俗与环保完全可通过其他柔性方式来实现动态平衡。比如加大民俗常识普及,让学生从小就了解民俗的演变历史及其在现代视角下的冲突与利弊,由此确立对民俗的现代化认知。再比如,引导烟花爆竹企业对原料进行改良,提供集体燃放点等,都不失为理性的举措。
猜你感兴趣:
1.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带分析
2.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带分析
3.2017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带分析
4.2017公务员申论热点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