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江西公考申论经典范文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2017江西公考申论经典范文(一)

  出厂价几千元,落地价却高达5万元的“超级银杏”悄然滋生着一条“绿色腐败”的经济链;而“全面绿化”的出现,也进一步敲响了“绿色化”跑偏的警钟。“绿色化”本应是造福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但“简单绿化、全面绿化就是绿色化”的错误观念正在不断拉低生态文明的水平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亟需闯出一条理念新路。

  谈到绿色化,许多人想到的首先是绿化。作为基础性的生态建设工程,绿化的确在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到了多种作用,为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成都市推行城市立体绿化,丰富空间的色彩与层次,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广东新一轮绿化使得绿色版图不断扩大,夯实了绿色发展、生态立省的康庄大道。各地绿化告捷,环境得以改善,且自党的以来,习连续三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都在深刻阐明绿化工作的战略地位:我国总体上仍然是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增强绿色意识,着力推进绿化,关乎生态安全。但相对于绿化,绿色化的内涵更为深厚,其代表的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的双重变革。绿色化包括绿化,但绝不等同于绿化。

  从严格意义讲,表面上的绿化,在许多情况下不仅不是绿色化,而且有悖绿色化。例如在华北地区种植高耗水的草坪,在只能种草的半干旱地区种树,违背了生态规律,是一种“伪绿色化”。还有类似用仿真布遮掩枯萎的城市绿化带,以形似“油麦菜”的绿色塑料假花充当绿化,确实可能起到装点和扮靓城市的作用,但对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却是在做无用功,也违背了绿色化的初衷。“伪绿色化”的出现,看上去做的是“表面文章”,其实也是典型的“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的真实缩影。这些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并不是长久之策。相反,还会人为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铺张浪费,助长劳民伤财的腐败之风。既辜负了中央对百姓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政治承诺”,也切断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经脉”。

  纠正跑偏的绿色化,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瑞典着力开发可再生能源,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成为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英国最老牌的工业城市谢菲尔德加快城市产业转型,成功摆脱了“最肮脏丑陋”的钢铁城市称号;丹麦从最初对国家能源安全问题的担忧,深化为可持续发展及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关注,将绿色发展战略贯穿到国民教育中,强化全民环保意识。从这些意义上讲,绿色化就是要有一种大生态系统的意识,必须统筹人口、资源、能源、环境,将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来建设。

  我国自古就有亲近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传统。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的“道生万物”、庄子的“天人合一”等就是尊崇自然的思想发端。生态文明要得以延续,就必须扭转绿色化的错误倾向,思想上与时俱进、行动上干在实处,才能保持经济系统的“绿色增长”,提高社会系统的“绿色福利”,增加生态系统的“绿色财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2017江西公考申论经典范文(二)

  让社会保障撑起民生幸福

  幸福是生命感知的一种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或动物会感觉生命的充实,及万物的和谐与美丽。而要拥有这种状态需要内外兼修。正所谓:“幸福指数是由物质与精神共同作用决定的,幸福指数又反作用与物质与精神”。完善社会保障室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也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是构建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全最重要的基础。

  社会保障乃民生之安,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福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障民的幸福,保民幸福首先靠的是外养,即物质基础。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到后来的清朝的“康乾盛世”,都用其丰裕的物质基础和文明开放的社会氛围为民生幸福夯实了基础。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撑起普惠民生的幸福伞。

  完善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实现全民“保基本”。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保制度体系,但新农村医疗保险不健全、城乡社保不衔接等问题并存,城镇非就业的老年居民、城市农民工等仍未享受基本社会保障。针对此薄弱环节,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修订实施城镇非就业居民养老保障制度,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实现全民享有“保基本”。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广覆盖”。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参保率不断提高,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参保比例尚低,农民工、失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等还没有纳入到社会保障范围。这种情况的存在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公,并且已成为社会长期发展的隐患。针对这些空白点,要尽快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失地农民的参保工作,通过各种政策引导、支持和激励符合条件的群众积极参保、长期参保,实现社保保障城乡“广覆盖”。

  拓宽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实现社保“可持续”。资金不足是制约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随着社保制度的逐步建立、覆盖面的迅速扩大和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资金的来源问题就成为社保体系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我国社保体系长期存在的资金不足困境,我们要拓宽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加强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逐步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开辟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通过充足的资金供给和可靠的增值手段实现社保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只有解决好此问题,百姓才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政府、企业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大力完善社保制度,扩大城乡社保覆盖范围,拓宽社保资金来源渠道,使百姓身上系着一根保障基本生活的“安全带”,让人们群众踏实生活,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2017江西公考申论经典范文(三)

  返乡创业——希望与困境并存

  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号召,要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地创业创新之火迅速呈现燎原之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结束自己漂泊异乡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创业,带回了和乡亲们一起致富的希望。然而,走近这些怀揣创业梦想的农民工,却发现一些人正在遭遇创业的困境。

  创业是幸福的,因为希望在未来。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东部沿海地区特大城市的就业日渐饱和,城市生活压力高企。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的发展时逢开局,“创业天地广阔,返乡大有可为”。如此形成的“洼地效应”,成为促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关键要素。同时,伴随着的号召,我国近年来简化审批手续,出台鼓励政策,降低创业税费,为返乡创业提供了最优支持。如果说三十年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激发了农民积极劳动的致富热情,那么今天返乡创业环境的优化,则为农民致富照亮了前路。

  创业又是痛苦的,因为困难在当下。从城市打工族到农村创业者,创业农民面对的不是简单的角色转换,更有众多难题需要解决。囿于自身知识水平所限,很多创业农民虽然具备一定的创业理想,但却缺乏相关技术,而且部分基层地区创业、办事的环境更是不尽如人意,不但缺乏创业干事的社会氛围,而且办证、贷款等环节离不开人情掣肘。可以说,中小城市“熟人社会”的负面效应,正成为农村创业的拦路虎、绊脚石。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返乡创业中,希望与困境也必然是并存的。但毋庸置疑,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能将农村和农民弃之不顾。农村要发展,根本还要依靠亿万农民,特别是那些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的返乡“能人”。只有他们的回归,才能为家乡传递新鲜的思想、创新的技术,真正唤醒农村发展的勃勃生机。相信随着更多敢想敢干的“梦想家”踏上返乡创业之路,与乡亲们一起建设家乡,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定能完成地方经济腾飞的目标,将老旧的村庄变成发展的乐土、希望的田野。

  返乡创业,不仅消解了“乡愁”,更是将我们对故乡的依恋转化成了发展的动力。从当初“洗脚进城”走出去,到如今“洗脑还乡”来创业,这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轮回,而是一次精彩的人生转型。尽管创业困难重重,但正如所说“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村发展的脚步如今已是不可阻挡,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民的自身努力下,农村创业发展的高峰即将到来。


看过“2017江西公考申论经典范文”

92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