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西藏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2017西藏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一)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更好服务国计民生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是党的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过去两年中,金融改革在浙江率先起步,2012年初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获批,2013年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崛起,都让我们听到了金融体制深层次改革启动的隐隐雷声。

  不可否认,金融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全局效应,是振兴经济全局的催化剂,若处理不慎也会成为撼动全局的火药桶。因此,国内外经济形势越是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越是加大,就越需重视金融体制改革的独特关键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将强烈激发我国的经济潜能,大幅开拓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创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上建立的,它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特点是高度垄断,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传统的金融体制也开始迈开改革的步伐。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金融体制的改革及金融业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度垄断没有完全打破,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较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这些体制性缺陷,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稀缺资金的配置效率,不仅伤害我国经济健康运行,而且威胁到长期稳定发展,所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

  不容忽视的是,新形势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

  因此来说,一方面要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推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发展农村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制和增资扩股,培育多元化金融市场主体,并推动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将每年新增存款一定比例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同时要加快金融业制度和产品创新,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活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社区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深化中小商业银行改革,促进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更加专注于社区居民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提高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要加强宏观统筹指导,营造良好金融环境,要着力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完善监管体系,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是中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必经之路。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加强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和信息系统创新,形成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金融业协调发展的社会氛围,推动银行业金融体系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

  2017西藏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二)

  正确看待公务员

  从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到毛主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俗语常言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番薯",公职人员的工作性质、职业操守、人生定位令人赞叹。

  时至今日,关于公职人员幸福感的问题却随之而生,公务员拜金狂潮蠢蠢欲动、灰色收入时有耳闻、高官情妇已不鲜见,公职人的丑闻令人扼腕;公务员抑郁情绪频频出现、晋升瓶颈由来已久、职业成就几无认同,公职人的苦水也如潮涌。无论是群众眼中的"最幸福",还是自身以为的"被幸福","铁饭碗的幸福"依旧扑朔迷离。正有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更不同。".一言以蔽之,明公职人之是,方能辨幸福感之非。

  以聘任制扫清民众误解的"疑云",拨开公务员"被幸福"的迷雾。

  古语云:"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灵",公务员终身制疲态百出,无论是"一杯茶、一支烟、一份报纸看半天"的消极工作状态,还是"一元吃饱吃好"的超国民待遇,抑或是"士农工商"的传统高地位,都让公务员行业的社会认知陷入"雾霾".故此,以公务员聘任制驱散认知"阴霾"的呼声日渐强烈。而落实公务员聘任制则须做好"三要".即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拓展聘任实行范围、要以"蹄疾步稳"的格调深化聘任层级结构、要以"燕子垒窝"的恒心拓宽聘任公务员上升渠道。与此同时,更要防止"三不",即终身制度不敢改、聘任员工不重用、聘任岗位不愿来。

  以平和心淡看自身落差的"雾霾",摆正公务员"不幸福"的浅见。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部分公职人身处其中难免遭遇"一叶障目".以为机关生活想象力缺乏、强调"做人"胜过"做事"、晋升机会寥寥无几等刻板印象不断化。究其根源,弊在公务员自身的认识误区。摆正公务员观念上"不幸福"的陋见,要以人民公仆为典范、深化服务心;以贪官污吏为鉴、摈弃虚荣心;与甘于平凡者成列、熏陶实干心;和敢于奉献者为伍、锻造上进心。如此方能坚持"致中和之道"、在浓艳场中试淡泊之守、从纷纭境上勘淡定之操。

  明公职人之是,辨幸福感之非。须引入聘任制方能去民众误解的"疑云",拨开公务员"被幸福"的迷雾;更须培养中和心淡看自身落差的"雾霾",摆正公务员"不幸福"的浅见。如此,方能还公众认知的一片青天,方能给公职人补上好一堂"服务课",方能让铁饭碗真正舒心、民众彻底放心、政府行动大快人心。

  2017西藏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三)

  治疗文化软骨病须从补钙开始

  美国著名的思想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秩序的构建》里以先哲的口吻写道: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竞争。这一论断有如洪钟大吕,警醒着世人:文化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华文化素以大气磅礴闻名于世,培养了中国人自尊自信而又兼容并包的民族气质。然而这一文化自信的气质,却在1840年以来被逐渐打破。如何重建文化自信成为关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

  自信来源于实力,文化自信来源于强大的文化竞争能力。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源源不断进入我国,对我国文化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压力面前,一部分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文化自卑感;而另一部分国人则不敢直面竞争,产生了唯我独尊的盲目自大心理。自卑与自大,实际上都是文化软骨病的表现。可见,重建自信须治疗文化软骨病,而提升文化竞争实力,就是给文化补钙的最好办法。

  重建文化自信,必须推动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的生命线,是文化竞争力的根本,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不断创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五千年而不间断的重要原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不少文化工作者们未能与时俱进,特别是影视工作者们,其文化观、艺术观、价值观、审美观都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潮流,文化作品脱离社会实际,一味模仿山寨,难以提供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文化自信也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重建文化自信,必须推动文化创新。

  重建文化自信,必须打造文化品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品牌成为文化产业赖以快速发展的动力,也是非常宝贵的无形资产。而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带有比较深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艰难的转轨过程中;缺乏国际化和市场化的文化包装、推广、营销等新型商业模式,难以形成自主品牌,导致我国文化既缺乏高端创新,又缺乏完美的营销系统,沦为发达国家文化品牌的打工仔。可见,重建文化自信,必须打造自主自有的文化品牌。

  重建文化自信,必须扭转贸易逆差。文化自信既来自于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来自于人们对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比较和判断。一个强大而自信的民族文化,必然具有强大的普世性和征服力,必然能够赢得世界多数民族的认可与尊重,必然能够在对外文化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显然,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贸易中尚处于不利地位,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输在了西方发达国家文化的剑下。故此,必须重视文化贸易,大力提升出口份额,不断占领国际文化市场,在竞争中战胜对手从而重建自信。

  文化盛,则国盛;文化强,则国强;文化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华文化在历经辉煌与磨难之后,必能如凤凰涅槃,重获新生。文化自信,要苦练内功,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并积极占领国际文化市场。如此,我国文化必能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迈出愈加自信、愈加从容的脚步,走进世界文化大舞台,续写汉唐文化的自信和传奇!
看过“2017西藏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

9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