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东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
2017山东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一)
“放”“管”兼顾是简政放权之纲
“治大国如烹小鲜,既要把握火候,也须注意分寸”,经济发展亦是如此。十八界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仅是对市场发展规律的响应,亦是重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依据,更是协调“放”“管”关系的指导原则。然而,在研究“放”“管”如何协调的课题中,有专家指出,存在“放的不够、管的过死;放中缺管、放管脱节;放之无度,管之无方”的问题,这不仅违背市场发展规律,抑制市场发展活力,更是让中央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的改革目标难以实现。因此,紧抓“放”“管”兼顾之纲,落实“简政放权”之目,才有“纲举目张”之效。
放开看得见的手。政府管理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对规范秩序,维护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创业困难,是源于政府部门的资质资格要求多、认定多,不仅挡住了不少人的创业路,也让“用创业创新推动新一轮人口红利”的期望落空。服务业发展缓慢,是受限于体制机制障碍:无论通信、金融,还是养老、医疗等,都存在行政性垄断、审批过多的问题,不仅不利于提高行业服务质量,更会损害公众基本民生权益。说: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这是对“放开看得见手”的最佳诠释。只有放,才能激发企业自身发展活力,才能发挥企业在市场发展的创造力,才能激活市场一池活水。只有放,才能打破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壁垒,才能破除金融资本市场的政策坚冰,才能回应公众对民生的质量诉求。
管好看不见的手。世间万物变化中,必有守常制衡的规律可循,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着事物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有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占据我国技术创新的半壁江山,对GDP的贡献率近70%.不否认,核心在于市场化经济是顺应市场规律之举,是遵循“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之举。但是,“有效的市场离不开有为的政府”.由于市场本身所具有的营利性特征,必然会导致众多经济个体在经营活动中,会以追求利益为根本原则,诚如马克思所说“人都是逐利而为”.那么,如果对市场采取放任不管的管理方式,必然会导致经营个体在生产及销售活动中,缺乏有效监管,会带来市场竞争环境的严重恶化。一直令人担忧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正是源于职能部门的管理缺位或监督不力;诸如海南三亚宰客事件的频发,亦是源于职能部门的管理滞后或管理乏力。因此,对市场不能简单的放手,还得放中有管,立足发展规律,承担“协调员”、“监督员”的角色,管好该管的事情。
毛泽东同志曾说,“对立统一是宇宙不变的规律”.同理,“放”与“管”彼此之间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放”的目标在于激发活力,“管”的实质在于规范秩序。只有“放”,才能让“管”有力;只有“管”,才能让“放”有质。实际发展中,一方面不能简单的放。得立足实情、把握规律,做到有度。另一方面不能无效的管,还得转变理念、创新方式,做到有方。只有放管兼顾,才能协调“效率与公平”,才能同步“质量与速度”,才符合简政放权的核心原则,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2017山东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二)
路在基层
贫富分化,劳资冲突,腐败蔓延,权利侵蚀,生活重压……我们正进入一个矛盾凸显、问题丛生的风险社会。
难关在前,挑战在即。在新的执政理念的引领下,在新的政策精神的宣示中,一批批改革志士挺身而出,敢闯敢试,纷纷推出颇具地方特色的改革新政:神木县的全民免费医疗,石排镇的民生福利样本,温岭市的参与式预算试验,巴中市的阳光化政务公开……基层社会的自主创造,给焦虑、躁动中的人们带来了豁然的清新和久违的感奋。
回望30多年来中国改革的重大突破,几乎都可以看到普通民众大胆前行的足迹,看到基层中坚一路闯关的身影。
第一波,是中国农民为主体,争取经济自由的创造。实行家庭承包,创办乡镇企业,进城务工经商,发展合作经济,中国农民以全新的姿态登上市场经济的广阔舞台。
第二波,是地方精英为主导,推进基层政改的试验。“成安乡改”,“步云直选”,“长治现象”,“宿迁新政”,鲜明的英雄色彩,映照着基层政府的自我革命。
当下的改革第三波,是基层社会为平台,改善社会民生的新政。一些地方政府不等不靠,在社会学者的智力支持和基层民众的热烈响应中,各辟蹊径,风生水起——从“府谷经验”看收入分配。政府积极引导鼓励,老板热情回馈家乡,通过对富的三次分配,投入了“百工矿企业带百村”工程,提升了全县教育、卫生等项公益事业。从“神木现象”看公共服务。12年免费教育,残疾人、孤寡老人免费供养,城乡统筹全民免费医疗,神木县朝着中国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第一县目标迈开了坚实步伐。从“温岭模式”看社会治理。对话型沟通具体问题,决策型协商公共事务,参与式财政预算监督,基层民众拥有了有序参与民主的绿色通道。从“白庙典型”看政务公开。大至公款招待,小至购买纸杯,历历在目,毫无遮掩,最大程度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基层创造,蕴涵着社会前进的标本意义,也见证其敢为人先的分外艰难。难在哪里?一是创新路径的求索,二是配套改革的跟进,三是干部制度的导向,四是利益格局的重构,五是官场文化的转换。单以看似简单的政府“财务公开”而论。“上面来人,你买包烟买瓶酒都写那么细,领导看到能高兴?”“一应开支全晒在网上。以后怎么向上面争取项目?”不少敢于“吃螃蟹”的地方都曾遭遇这样的改革困境。
基层改革者那种不怕丢“乌纱帽”的胆识智慧,抢抓机遇的风险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百姓情怀,不甘平庸的事业追求,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敢于献身的政治品质,自是改革不可或缺的精神。立足于基层社会自主创造基础上的制度化、整体化、民主化推进,应是改革不可动摇的取向。
如何使基层改革葆有正确的方向和鲜活的价值?
首先。改革当贴近民众需求。要从百姓的情绪、意愿、需求中把握改革的重点,凝聚改革的共识,集聚改革的力量。其次,改革当坚持民众参与。这些年来,政府和资本的创造不少,但是,更有生命力的还是百姓自主的创造和百姓参与的创造。再次。改革当保障民众分享。改革不是形象工程,改革不能一厢情愿,改革不可寻租自肥。借机向社会“甩财政包袱”、推脱政府公共服务责任的改革,最终必然得不到群众拥护。神木改革,就是将不断增长的财政用来搬摔压在老百姓头上的“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三座大山,通过二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让老百姓真正从经济快速发展中受益,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照耀城乡社会的每一片土地。
如何为基层改革创造更为适宜的气候和更为宽松的环境?
我们不能停步于理念的解放和政策的宣示,一味地等待观望,那是改革的不作为。经济发展的转型,利益关系的和谐,社会公正的建设,都容不得我们一再迟滞和拖延。
我们不应求全责备改革的缺陷和运作的疏漏,因为没有人是按照现成的图纸和成功的经验去探路的。基层工作错综复杂,基层干部劳累艰辛,“不是一种真诚情感所在,不是一种献身精神支撑,谁愿意去背负那份额外的沉重、去承受那些未知的风险呢?”
我们不必质疑普通百姓主体的素质和参与的能力。温岭当初推行参与式预算时,一些专家反对说老百姓看不懂,没兴趣,是白搞。实际上,主导改革者言:“这个预算开支清单比百姓家里开支列出的账目还要细”,代表和公众不经专门培训就能看懂。“老百姓很有兴趣,还能提出很好的意见。这最复杂的财政预算他们都能参与,其他的事情怎么不可以参与?”
改革,最可贵的是行动,是实践,是创造。
改革者,最需要的是鼓呼,是推动,是呵护,是与他们一道前行。
2017山东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三)
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即在城市由区财政负责,农村则由县、乡财政负担。我国城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人所共知的,这样的教育财政体制造成的结果就是: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城市的孩子多,农村的孩子少,发达地区的孩子多,落后地区的孩子少。由于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消费水平较低,在人口不流动的情况下还可以基本维持平衡,但是一旦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由落后地区流入发达地区,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
这样一来“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就遇到了一个多难的多方面的困境:第一,没有地方愿意为流动人口的教育负责,因为这些孩子不属于这个“地方”;第二,即便是当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愿意负责财政部门也不会答应,或者说无法答应,他们没有负担不起这笔资金。再退一步来说,即便是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都愿意,当地原有居民的也会反对——这将稀释当地的教育资源。有人建议发放教育券:中央和地方政府按额度标准和分担比例在规定时间内将资金拨付到位,学生持券入学,学校将收取的教育券由财政部门统一从银行支取拨付到学校。这个办法同样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方面各个地方的发放的补贴标准不一样,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必然不愿意接收经济条件差地区的教育券;另一方面是学校有差别,好的学校各方面的支出都比较大,同时家长都愿意将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念书。
这其中的问题相互纠结相互制约,这些问题使任何改革措施都面临举步维艰、动辄得咎的尴尬局面。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或许能够为走出这些困境带来一线希望:这个“一刀切”就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一刀切”。在义务教育阶段,无论出身,无论地区,无论资质,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教育的权利。实质的平等固然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在形式上,在制度上应该应该赋予所有的人平等权利。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打破“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教育经费由中央财政统一划拨,有多少学生就划拨多少经费,这样学校和地方政府就不会再因为财政的问题相互推诿;另一方面要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中学或重点班,均匀的分配教育资源,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争夺“优秀”的教学资源的情况。
这样的“一刀切”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有人会担心这种平面化的教育会使优秀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容易培养出精英,提出这样问题的人是对义务教育的定位没有弄清楚,义务教育本身就是通识基础教育,对精英的培养可以留给家庭教育和高等教育;还有人担心这样会增加财政负担,我们有钱兴建大工程,有钱办大型活动,有钱吃喝为什么就省不下一点钱留给教育呢?
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一刀切”或许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它却是最不坏的办法,效率最高的办法。“一刀切”一直作为一个方法论上的贬义词被使用,尤其在中国这个社会经济发展都不平衡的国家。但是很少人看到,恰恰是因为不平衡,所以才需要“一刀切”,也正是“一刀切”才很好的能维系了这个平衡。正是因为“一刀切”才打破了原有的不平衡,从而使整个系统恢复到新的平衡。
看过“2017山东公务员申论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