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选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2017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选(一)

  其次是跨越职业门槛。比如,是允许有固定工作和收入的人落户,还是无固定工作但长期在城市居住生活的人都能落户?落户政策是面向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还是包括私企、民企工作的人等也需要更加清晰的政策并且确保公开和透明。

  再有就是跨越消费门槛。落户的前提是要有“户”,即传统的说法要有住房,没有住房落户到哪里?总不能落到大街上?对于有能力买房的人和一些靠租房居住的群体,如何界定和落户也需要更加完备的规则和要求。

  总之,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要把这项好政策落到实处、落到居民的心坎上,还需要各个城市尽快拿出方案和实施细则,尤其是要把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形考虑充分,防止在推进落户过程中出现先天不足的情况。此外,各地在实施和推进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政策过程中,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让公众知晓落户所需的各种手续和办事程序,包括是不是可以开展网上申请、上门服务,以及政策解答等等一系列事项都要做实、做细、做活,让申请落户者倍感温暖和方便。如今,国务院已经发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号令,只待各个城市跟进。笔者希望各个城市能够克服各种消极思想,拿出诚意来,拿出方案来,尽快让那些游离于城市之外的人有一个安身之地、有一个真正的城市名分。

  2017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选(二)

  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拔苗助长

  在1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了日前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关情况。他表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比较低。(1月31日《人民日报》)

  城镇化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在进入全面决胜小康社会阶段,开启“十三五”时期各项工作的重要时刻,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可谓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同志为的新一届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汲取过去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其深意影响越来越大。

  两年多之前,也就是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明确了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出台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要求。这意味着新型城镇化是党和政府力推的重点改革,而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的“四化”方向目标,加以重视和推进,则是中国的强力行动。

  当然,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与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不能取得突破,新型城镇化则难以推进。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其过程需要积极稳妥,不需要搞“大跃进”。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则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任何脱离人本思想的城镇化,都不是新型城镇化,都不是经得起实际检查的新型城镇化。土地被别人管理使用,人被搬上了高楼大厦,其城镇待遇还在游离之中,没有“化”出安稳、福祉,即使城镇化率统计得再高,那也没有意义,那就是可怕的“虚高”。

  我们了解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这当中就有许多具体规定。比如:涉及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议题,就关系到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性环节问题。无论是楼市调控,征地拆迁矛盾,还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都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地、人、楼”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构成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完整利益链条,必须扣紧,不能松动,不能落空。

  在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的调研考察时曾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不要拔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的这一重要讲话,可谓指明了什么是城镇化,实现什么样的城镇化,怎样实现城镇化。这涉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户籍制度改革,城镇智能化和管理智能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等。这些改革和措施,无疑都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备要素,缺一不可。

  说到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以人为本”的、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城市化,而不是“人上楼、地荒芜,生存难,无出路”。城镇化要建新城,这是事实。不过,绝不能用建新城来取代城镇化,绝不能将农民兄弟“请上了楼”,就算完事。如果新城连片,离开土地的农民兄弟却仍然难以在新城获得福祉感,小孩上学,大人就业,这些切身利益得不到维护,那么,这样的城镇化率统计得再高,那也必然是“虚高”,“新”字注定会被掏空。

  事实说明,从低城镇化率到高城镇化率,从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中国经济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会。特别是在大力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严格治党“四个全面”新战略布局,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大好形势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具有千载难逢的窗口期,只要压实数据,严防“虚高”,避免图快,杜绝不公,就会如愿以偿。

  2017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选(三)

  从供给侧着力实现新跃升

  “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深刻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定位、依据、目标与施策重点。领会好、领会透这一精神,我们才能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瞄准主攻方向,打好改革攻坚战,培育增长新动能,开创发展新局面。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构成宏观调控的两个基本手段,需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抉择。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问题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比如,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再比如,农业发展形势很好,但有些农产品却不能很好适应需求变化,群众不买账。还比如,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

  从供给侧发力,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在深刻调整,国际市场有效需求急剧萎缩,迫切需要我们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国内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等,这些问题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结构错配问题突出。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新跃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如所强调的,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创造着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飞跃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因此,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让科技的飞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人民的福祉,说到底要靠生产力的进步与跃升。深化认识、下定决心,动真碰硬地干下去,我们就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看过“2017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精选”

88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