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2017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一

  以“转型”为关键,明确升级目标。毕节作为全国“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必须努力实现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为此,要推动经济增长转型,以建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高地”为目标,守住增长速度、人民收入、贫困人口脱贫、社会安全四条底线,坚持把科技含量调高、把行业龙头调强、把新兴产业调好、把单位投入产出比调优,既盘活经济存量,又做大经济增量。推动产业发展转型,推进“煤、电、烟”转型升级,突出水、火、风、光“四电并举”,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转型,以建设“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高地”为引领,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以“转移”为突破,筑牢升级平台。近年来,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为资源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创造了良好条件。要抓好产业转移,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生态新兴产业转移。抓好人力资源转移,深入开展“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十百千”人才评选工作,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以毕节职教城为龙头,发展壮大职业教育体系。抓好创业就业转移,发挥180多万人常年在外务工的优势,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引导返乡农民工创办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以“转化”为支撑,增强升级动能。外部支持是贫困地区改革发展的有利条件,用好这些条件必须善于抓好转化。要抓好机遇转化,围绕建设“对口帮扶、多党合作高地”,擦亮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具体项目和内生动力。抓实项目转化,正确处理“多争取”与“善落实”的关系,善于把中央、国家部委、各民主党派以及、省政府的支持措施转化为引领发展的项目和资金。抓紧动能转化,充分发挥引进博士、硕士及发达地区优秀人才和乡镇“第一书记”的作用,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动渠道,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动能。

  2017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二

  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

  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是此民族区别于彼民族的根本标志。文化浅层的标志包括服饰、语言、节日、饮食方式、居住形态等,深层的标志则是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内部,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是男是女、年龄长幼,都凝聚在一个共同的文化之下。例如,只要是汉族人,大家都过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过年都要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这些都是汉民族成员彼此认同的基本依据。

  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一个民族即使领土被敌国占领,只要自己的文化还在,就能重新凝聚人心,还有复兴的希望;反之,如果文化已经消亡,即使没有敌军入侵,民族实际上就已经灭亡。顾炎武把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归纳为“亡国”与“亡天下”两种情况,前者是民族内部的政权兴替,但文化的性质没有变化;后者是亡国加上灭种,不仅民族政权覆灭,而且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一个种已不复存在。

  在上古时代,埃及、两河流域、恒河流域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后,这些地区的文明被外来文明所置换。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文明等,是在外来文明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的;当地的上古文明,人们称之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这些属于被外来侵略者强制消灭的文明。历史上还有因为自身原因而失落的文明,中国的契丹文明就是典型代表。唐宋时期,契丹是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他们建立的辽国,与宋朝南北对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注意保存文化,丧失了彼此认同的核心,最终走向了消亡。

  由此来看,延续中华文脉是振兴中华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有人举起多元文化的旗号加以反对,认为如今是多元文化的时代,再提主体文化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亟须澄清。

  多元文化是就全球文化而言的,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的文化。由于地理、气候、物产、历史等生存条件的差别,各民族的文化面貌各呈异彩。各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都有其合理性,应享有平等的尊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大约500年中,西方殖民者垄断了全世界的资源,长期奴役许多地区的人民,毁灭了他们的文明。殖民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为合理,制造出了“西方文明中心论”,企图摧毁异质文明的自尊。

  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无缺的。多元文明并存,正好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本土文化的存在;如果本土文化都失落了,又用什么去交流?当今世界,由于交通与传媒十分发达,各国、各民族的交往更为便利,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也更为频繁。但有一点始终无法改变:文化依然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每个民族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在民族国家还将长期存在的人类社会,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仍要加强。

  人类文明犹如百花园,只有每个民族的文明之花都呈现出自己的独特姿容,百花园才会最美。每个民族把自己的文化发展好、形成特色,就是为人类文明增光添彩。“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必定能为人类作出更多贡献。其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为人类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发展方式与文明形态。

  2017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三

  由体量到质地 从能居到宜居

  — —宜居城市要向生活质量型转变

  当城市不只是元夜时的黄昏灯火,形成农耕时代唯有的狂欢。当城市不只是乌煤蒸汽,呈现世纪之前氤氲的景象;当城市不只是鳞次栉比,彰显人性和现代的光辉。对于城市的理解一步步加深的过程中,政府和民众都盼望,新的城市能在沉寂多年的大地之上照亮彼此的生活。但是目前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当前“城市病”日益突出,带来资源和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公共服务未能完善,产业引领不够到位。如此种种的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宜居城市建设要重视生活质量的转变。

  宜居城市体现在资源环境的协调。城市化最初,为了实现快速发展,在技术条件简陋的情况,依靠资源和规模效应是城市发展起初最为理性的选择,但是后期转型是必然的,但是如今很多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和严重污染问题,却由于动力不足转型困难。在云南个旧,曾经依靠矿产的城市走向了没落,大量的下岗工人、无所事事的失业者游荡在工人村,一名性工作者匆匆照完镜子,开始了50块一次的出卖身体的工作,一个城市的衰败,那些当年为之骄傲的工人村成为最先坍塌的地方,人们的青春赋予一座被掏空的城市,无助中掩映着悲凉,故事的背后必须看到资源型城市必须要经历转变。所以城市的建设中,转型虽然面临阵痛,但是是必须的,需要充分关照资源和环境的协调。

  宜居城市体现在服务设施的完善。城市建设并非只是建高楼圈地盘,里子的建设才是城市宜居的根本,因为每一位市民的生活和生存依靠的不仅是住所,还有与之相伴的教育、医疗、娱乐、交通相关的公共服务和设施。但是在当前城市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之中,部分存在只重面子建设的现状,地下管道往往经不住暴雨的洗礼,城市路面难免充斥拥堵的车流,政府的智慧和民众的诉求难以上演相遇。这背后无不在拷问宜居城市的本质,无不在说明城市公共服务和设施的健全的重要。因而在城市建设进程之中,科学规划是关键,需要完善地下管网充分留足容量,需要完善道路建设,充分着眼未来。需要在公共服务真正跟上,完善民生方面的服务,方能真正体现宜居。

  宜居城市体现在产业发展的引领。城市的出现往往体现的是人的聚集,因而才进一步需要住所,生活衣食住行,于是一个聚居区形成了。之所以要聚集,背后的原始动力是产业,拥有产业民众才有安身立命的基础,才能在一个城市留驻并繁衍生息。所以产业引领之于城市,极为重要。在当下,不难看出大量移民城市之中,由于产业的缺乏而百业萧条。由于在移民安置过程之中,缺乏产业体系构建,或者是产业不合理,比如搞奇石产业,但是没有考虑市场因素,搞水产养殖却忽视网箱对于水体的污染,以至于最终居民群体大量出走,市镇发展乏力。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之中,要避免“兴城不行业,见物不见人。”的尴尬局面,真正利用产业引领来形成支柱,实现物质保障上的宜居。

  在上海世博会上,一句话至今很多人记忆犹新,“城市,让或生活更美好”,虽然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面临着种种的问题,整体还是在进步的。我们只要更加积极去解决城市化过程之中的生活质量改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的问题,相信一定能够实现生活质量型城市的转变,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
看过“2017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8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