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2017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一
保障民本利益,政府还需保障农民长远生计。征地改革中,不仅要合理提高农民的土地补偿,还要建立农民生活长期保障机制,否则征地就变成“砸农民的饭碗”,使失地农民被农村和城市双双边缘化。相比城市居民,无论是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都是弱者。在激烈的求职竞争方面,失地农民没学历、缺技能,很难实现长久就业;在社会保障方面,失地农民欠缺相应的医疗、养老等保障,却面临城市生活的巨大压力。这就需要一方面改革补偿制度,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保证其初始利益;另一方面还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失地农民在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领域同享城市待遇,从根本上保障失地农民利益。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普遍出现“以城吃乡”现象,由于现行征地制度的各种弊端,农民无法公平分享土地资本化后的升值收益,从而引发大量的社会矛盾冲突,影响社会和谐。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为保护农民利益指出了改革方向,也为改革征地制度拉开了帷幕。
2017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二
编织民主制度之笼 杜绝公权力滥用
英国阿克顿勋爵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集权统治历史的国度里,从秦始皇的徭役到隋炀帝的东征,从清政府的独裁专政到蒋介石的四年内战,不受约束的公权力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在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今天,对强权的膜拜,对个人权利的漠视,仍不时发生在我们周围。因此,弘扬民主政治,约束公权力,任重而道远。
历经二十余年的修订和完善,被称为“党内立法法”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正式出台。作为为党内立法立规矩的法规,甫一提出即剑指党内公权滥用的腐败。公权是一种特别的能力,一种特殊的资格,表现为巨大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制度是一种准则、一种规程,表现为指导性和制约性。公权天然倾向于滥用,唯有用制度约束规范、监督制衡,才能保证公权力发挥其应有的正义力量。如何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既要有“制度笼子”,更要把公权力“关住”。
编织民主制度之笼,首要任务是制度自身的完善。用来关公权力的笼子一直都有,但或许是笼子本身不够完善,或许是看管笼子之人不够尽职,致使权力从笼内轻易蹿出,为所欲为。当务之急是要编织更为坚实、致密、合体的“制度笼子”。一方面要尽快对现有的笼子查漏补缺、修缮巩固,确保已经暴露出来的漏洞被彻底封死,断了某些掌权者继续钻空子的企图。另一方面,要根据社情民意的变化,广泛听取各方声音,吸纳各种力量,集合各方才智,共同打造腐败的“终结笼”——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编织民主制度之笼,还要能把公权力管得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既是对权力与制度关系的形象概括,也是回归权力本质的必然要求。对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而言,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权力具有腐败的天性,能令掌握它的人滋生欲望、迷失本性。即便有笼子的震慑,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总想挑战一下制度的权威。要想让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安分守己,需请出“常”“长”二剑“护法”——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唯有持续性地反腐倡廉,才能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让权力时刻保持警醒;唯有长期性地拒腐防变,才能保持党的纯洁性,清除权力妄为的土壤。“常”“长”二剑出鞘,反腐就不会沦为“运动式”“一阵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贪腐应对之计就难以存活。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束缚,也是保护。“关”不是要让权力在笼子里僵死或“睡大觉”,而是要让权力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实现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价值;是要让掌权之人不专权、不越权、不谋私,不沦为“苍蝇”“老虎”。这是实现廉洁政治的根本,也是取信于民的关键。
2017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三
拆除民营经济发展的“隐性门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快速发展起来,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下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民间投资增速回落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应查找原因、对症施策, 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推出了一系列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平等发展的改革举措,随后又接续出台了一批相关政策措施。但有些地方和部门在落实上不到位,使民营企业遭遇融资难、融资贵以及抽贷断贷压贷的困境;一些行政审批仍存在手续多、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还有个别干部只怕“不清”、不怕 “不亲”,不敢接触民营企业家;个别公务员懒政、怠政现象仍然存在。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应下大力气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拆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隐性门槛”。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应消除所有制歧视和偏见,清除影响民间资本公平进入和竞争的各种障碍,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同时,引导民营企业认清形势,坚定发展信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开展技术 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抓好政策落实。坚持稳定政策,对已经证明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有利的政策应一以贯之地坚持,消除民营企业家的思想顾虑。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事项、简化审批手续、公开办事流程。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保障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支持民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大研发投入。逐步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营造统一、公平、开放、透明的市 场环境。
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快金融领域改革步伐,加大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金融产品,积极引导和支持优质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优化金融环境,鼓励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确保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发放贷款占比有实质性增 长。着力解决对民营企业抽贷、断贷、压贷和“高息过桥”等突出问题,落实中国银监会对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的要求。
推动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建立完善制度化、经常化的政企沟通机制,推动政府部门联系服务企业常态化。以法律法规、党纪政纪为准绳,明确责任和权力边界。以“亲”密切政商关系,以“清”规范政商关系。推广企业评议政府政务及营商环境的做法,对懒政、怠政、庸政行为予以严肃追责。加大主流媒体对民营企业攻坚克难、转型升级、创业创新、履行社会责任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坚持公平公正司法。充分发挥工商联、 行业协会、商会在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中的积极作用。
看过“2017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