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宁夏公务员申论热点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2017宁夏公务员申论热点一

  2016年10月6日,珠海、东莞、福州相继出台限购政策;同一天,惠州也出台了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9月30日至10月6日夜间,共计19个城市先后发布新的楼市调控政策。

  【解析】

  楼市限购令,就是针对目前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限制购房的政策,主要内容是限制第二套或第三套商品住宅的购买,无论全额或是贷款,因不同城市略有差异。自九月份以来相继有19个城市纷纷出台限购政策,而这一范围还有蔓延趋势, 相关专家表示这一做法都是为了抑制投资投机需求,遏制房价过快,稳定房地产市场。

  如果从2002年8月26日六部委颁发的217号文件算起,我国房地产调控历史足足走过了十年。历经十年,从单一供给管理转向供给与需求综合管理,从防止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转向重点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我国房地产调控目标逐渐清晰,政策体系逐渐建立,特别是住房差别化调控体系的逐步建立是值得肯定的。调控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市场的需求、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作出调整,现阶段施行的限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炒房热”现象,让抱有投机心理的炒房团能看到国家抑制房价的决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普通居民的正常购房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一部分购买力分流到三四线城市帮助去库存去产能。但不可否认,又会带来新的问题。一方面是会造成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在一定时期内涨幅过快,更为严重的是借贷危机,毕竟居民购房更多的是选择向银行借贷的方式,作为刺激经济的一部分,银行被鼓励多放贷,在部分城市申请按揭贷款易如反掌。但是,靠债务推动的增长风险很大,尤其是在业主无法还贷,银行坏债增多,金融风险加剧。

  特别是国家现今处于社会转型期,解决楼市问题更是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各城市需因地施策,或限购限贷,或限房价地价,或加强监管,根据当地的不同情况选择有效的楼市政策比如:热点城市应主动公布土地储备和供应计划,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抑制短期市场波动。对去库存压力较大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应执行区别于热点城市的支持政策,通过合理信贷政策引导,让小地方楼市活跃起来,大城市冷静下来;另一方面加大保障住房的建设和供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当然国家对于房产税征收工作以及中性的住房金融政策也要进一步落实到位。

  2017宁夏公务员申论热点二

  中等收入群体通常是指一个经济体中收入达到中等水平、生活较为宽裕的群体。这个群体具有较为稳定的收入,较强的消费能力,受过良好的教育,多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托力量。

  201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研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工作。他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的原因]

  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偏低,有所处发展阶段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受到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的影响。

  从发展阶段看,我国刚迈入工业化中后期,生产活动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刚刚超过第二产业,但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服务业比重偏低,导致劳动收入相对于资本报酬偏低。同时,高质量人力资本比重偏低,也影响到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

  从发展方式看,长期以来依靠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增长,重投资轻消费、重物质资本轻人力资本,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份额和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仍然偏低。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跨过刘易斯拐点,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份额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影响了中等收入人群的壮大。

  从体制政策看,我国要素市场发育仍然滞后,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受到制约。劳动力在城乡、区域、行业间流动还存在各种显性和隐性障碍,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难以获得与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及教育、就业和升迁机会,抑制了这部分人的收入增长。农村土地改革滞后使得土地缺乏流动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难以有效转化为实际收入。资本市场仍不完善,实际利率水平长期受到压制,导致大量中低收入居民的储蓄通过低利率间接补贴给了低效率企业和部分高收入人群,形成逆向转移支付。

  [意义]

  让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中的一员,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形成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或纺锤型社会格局,不仅是学术界公认的合理社会治理格局,也是国家发展规划中已明确的追求目标。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稳步走向共同富裕新时代的必由之路。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走过了共同贫穷的时代,数以亿计的人口摆脱了贫困,所有人的生存境况都得到了改善,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日益丰裕殷实,但也毋庸讳言,大多数人仍处于中低收入状态。我国确立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就是为了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好地分享到国家发展的成果,尽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这一国家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当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标志,也是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社会公平正义虽是一个具有综合意义的概念,但对社会财富的合理分享无疑是其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指标,如果只有少数人先富起来,社会公平正义就丧失了应有的经济基础。因此,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其实是在为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奠定稳固的基石。另一方面,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除了共同贫穷与共同富裕的社会,贫富差距是长期存在的现象,而一个充满理性、平和的社会,必定是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群体占主流的社会,因为中等收入群体更以社会稳定与社会团结为追求目标,是消解社会冲突与对抗、祛除心理不安与行为焦虑的基本力量。

  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壮大是持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真正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举措。根据经济学的一般规律,高收入者的消费效应是递减的,低收入者则因消费能力有限而不可能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只有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壮大才能使居民消费成为促使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因此,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定要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四要素]

  关键词:收入、资产、消费与安全感

  一是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水准。一定的收入水平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准与生活质量,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虽然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但超过当地当时的社会平均收入水准则是一个底线。如果消费品价格畸形或者抵御生活风险的机制欠缺,往往需要超过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一倍以上才能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活条件。

  二是一定的资产或财产积累,包括货币、房屋等。这是中等收入群体具备现实消费能力并具有安全感的物质基础,也应当是中等收入群体稳定的特征。以北京为例,在数万元一平方米的房价和偏高的房租面前,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住宅,即使月均收入一万元,也不能算是进入了中等收入群体,因为一套住宅足以让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消耗过半。

  三是较强的消费能力,包括一定的支付能力与合理的消费结构。中等收入群体应当是社会消费的主力军,是时代消费潮流的中坚力量,其消费结构不仅应包含有质量的日常消费,而且应成为旅游、文化等消费的主体消费群体。

  四是安全感。这是一个主观性指标,但又必须以具备相应的抵御生活风险能力和能够实现稳定预期的能力为条件,有了安全感,才会有幸福感。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四要素者,才是稳定的有质量的中等收入者。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具有差异性,而且都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中等收入群体也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妨碍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现实因素]

  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社会财富快速积累的大背景下,导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偏小、不稳定性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而言,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是低端产业、低端就业占比偏大与高素质劳动者占比偏小,直接制约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

  二是收入分配长期存在着失衡现象,劳动者报酬总体偏低,创造性劳动与复杂劳动尚未得到充分认可,税收制度亦缺乏正向激励功能,导致勤劳未必能够致富;

  三是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尚欠公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有很大差距,包括重特大疾病等在内的生活风险缠住了一部分人迈向中等收入群体的脚步;

  四是房价过高与户籍壁垒消解了一部分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因为住宅是生活必需品,子女教育等与户籍紧密关联的各种社会权益也是生活必需品,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生活,一套住宅足以压垮一个“中产”,为教育、医疗等付出的代价亦会直接影响到中等收入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对策]

  总结,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来促使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促使“白领”与高级“蓝领”队伍不断壮大。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去产能”应当以同时取得产业升级效果为追求目标,而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将有效地优化就业结构,以此奠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基础、就业基础与收入增长基础。

  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让劳动者报酬稳步提升。一方面,应尽快扭转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持续下滑的势头,使之逐步提升到60%左右;另一方面,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确保勤劳者能够致富,确保创造性劳动与复杂劳动能够获得应有的收益回报,同时抑制投机者与投机性收入,坚决打击非法收入。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城乡居民的抗风险能力与安全感。坚守责任合理分担和群体互助共济的社会保障本色,尽快促使法定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定型,真正构建起责任边界清晰、分工明确的多层次保障体系,特别是要让医疗服务回归公益,让国民教育增进公益,让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维护公益,让住宅从投资品、投机品回归正常的生活消费品。所有这些,将从根本上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增强人们的安全感,这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并确保其生活品质的重要条件。

  努力促进城乡居民的资产或财产积累。有恒产者有恒心,有安全感方有幸福感,这是自古以来的民生规律。因此,在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过程中,还应当高度重视城乡居民的资产或财产积累,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打破一些领域的垄断局面和排斥民间资本的现象,畅通居民个人投资渠道;同时,进一步强化私人财产保护,如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知识产权、股权等,让中等收入者有恒产,让有恒产者有恒心。

  2017宁夏公务员申论热点三

  2016年7月28日,随着《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对外公布,先后酝酿两年之久的出租汽车改革方案及网约车新规使得网约车在我国的合法地位自此得以明确。新规明确私家车可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转化为网约车运营。此外,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值得一提的是,新规给予网约车合法身份,将网约车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

  |综合分析*

  [政策出台背景]

  近年来,网络约租车在中国市场迅猛发展。据统计,目前单日成交量已经超过1000万单以上,全国已有超过400个城市开通专车服务。

  但是硬币总有正反面,新兴事物的井喷式发展往往伴随着监管难题。网约车的发展虽然改善了百姓乘车的体验和出行服务,但同样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由谁来负担承运人责任主体不明确,乘客安全和驾驶员权益得不到保证,个人信息安全泄漏风险比较高等。

  因此,根据改革的总体思路配套起草的《暂行办法》,确定了网约车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发展定位,规定了平台公司承运人责任及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应该具备的条件,并对平台公司经营行为、车辆报废、驾驶员专兼职从业、部门联合监管等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

  [意义]

  表面看,新规出台对于多方共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新规目的是规范网约车,确保乘客的权益、乘车安全、服务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其次,网约车合法化后,为老百姓提供多样的选择,减少打车难的问题,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再者,规范发展的网约车,有利于其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最后,网约车与传统巡游出租汽车的融合发展,有助于传统巡游出租汽车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深层次看,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但类似于网约车、电商平台等新生事物,往往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如今,随着智慧城市、宽带中国、“互联网+”、分享经济、“双创”等各类经济发展方式的出现,大量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在各行各业纷纷涌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但是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也会带来大量社会治理难题。如何应对新生事物,不仅考验着政府的执政智慧,也影响中国能否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升级转型的发展方向。

  网约车作为分享经济的典型代表,本次新政从无到有,正是鼓励创新、依法治国的最佳注脚。面对市场上衍生的新事物,监管者不是将其一棍子打死,而是允许其有一定时间的灰色地带,让民间去创造去试验去总结,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再根据民间尝试出台正式的规范政策,这一路径其实也是在改革程序中嵌入更多对民意、市场的尊重。在这方面,我们其实不乏成功的经验,如当年从小岗村试验到全国范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就是成功典范。

  |对策措施*

  总结,网约车合法化不是目的,关键是顺应市场规律,引导规范发展,趋利避害,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多元化的出行需求。网约车合法化也是它告别蛮荒的开始,即将实施的新政既给予网约车以合法地位,也为网约车的发展设置了条件与规则,如私家车如何登记成为网约车、网约车从业需要的资质、网约车与平台之间安全责任如何区分界线、网约车的价格如何形成、乘客信息如何保护等,并纳入到行政监管的范畴。
看过“2017宁夏公务员申论热点”

8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