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山东公务员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山东公务员申论模拟题一

  8月12日,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宋振宁被不法分子以银行卡扣缴年费、身份被冒用等虚假理由骗走1996元。8月23日凌晨,宋振宁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7月19日,广东省惠来县高考录取新生蔡淑妍接到不法分子假冒“奔跑吧,兄弟”栏目组发出的虚假中奖短信,蔡淑妍回拨短信中的电话号码,被嫌疑人诱骗点击登录钓鱼网站,并填入相关个人信息。随后,嫌疑人又以缴纳“保证金”、“个人所得税”等理由诱骗受害人向嫌疑人提供的账户汇款,分三次共汇入9800元。蔡淑妍从8月28日起失联,29日下午,她的遗体在惠来靖海海边被发现。蔡淑妍留下遗书,称遭遇诈骗,“无颜面对父母”。

  个人信息和数据的严重泄露,电话实名制的推广不力,运营商打击电信诈骗的力不从心,个人安全意识的淡漠,这些因素导致电信诈骗的土壤始终肥沃,设想一下,如果不能铲除这片土壤,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张玉玉”、“李玉玉”式悲剧发生。

  【解析】

  [出现原因]

  1、一些大中院校的信息系统存在着漏洞容易被黑客攻陷的问题,很多网站并不都是由安全工程师搭建,他们的运营经验不足,导致对安全风险的预见性不足,容易在设计上出现纰漏,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2、学校的网站安全人员流动快,往往过了几年之后,新来的管理者根本不知道搭建者是谁,很多搭建信息和漏洞信息也就无从得知。教育培训系统也应该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定期巡检网站,邀请专业网络安全公司测试,还应该在一些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补天等漏洞平台注册,以便及时收到漏洞信息。

  3、犯罪的低门槛与高收益,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铤而走险。近年来无论何种诈骗方式都是以非面对面方式,只需一部电话同时编制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就能行骗于江湖。

  4、打击难度大进一步助涨了电信诈骗嚣张气焰。犯罪隐蔽性强,使人们极易上当受骗。犯罪分子准确掌握受害人相关信息,更容易骗取受害人信任。犯罪分子伪装成知名号码发诈骗短信,或拨打欺诈电话。

  [对策措施]

  1、要以更加扎实的措施有效防范、精准打击、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要完善即时查询、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第三方支付账户管理等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能够快速响应、联动处置,最大限度避免和挽回群众财产损失,决不能让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上学钱”被骗的悲剧屡屡发生。

  2、公安机关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加大依法打击治理力度,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同时,针对此类犯罪新动向、新特点,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深入开展重点地区整治,着力提升打击能力水平,不断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3、营造“不敢骗”的惩戒机制,遏制电信诈骗嚣张气焰。严厉惩治典型电信诈骗犯罪基础上,发挥宣传的力量营造对电信诈骗犯罪的高压态势。建立打、击电信诈骗部联席会议制度,提升电信诈骗犯罪打击力度。对欺诈案件进行串并,有效缓解诸多欺诈网购式电信诈骗难以立案的客观情况。打造“不易骗”的防御机制,大概提升电信诈骗犯罪门槛。严格电信诈骗作案工具的管理,提升电信诈骗犯罪难度,规范改号软件、网络电话、短信群发器、伪基站等设备的管理。严肃惩治虚假开设银行账户及贩卖银行卡等行为,电商平台账户需强行实名。

  4、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民众安全意识,提升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加强对常见及最新电信诈骗手法及其防御常识的宣传,提升民众警惕心理。加大对银行卡重要性的宣传,提升民众抵制出售、出租、出借银行卡的主动性。

  山东公务员申论模拟题二

  近日,湖南文理学院大四学生黄某利用十多名大学生的个人信息贷款50余万元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被卷入此事的多名学生称,去年至今,黄某以自己钱不够花为名向要好的同学求援,提出借钱要求。当对方表示没有足够的现金时,黄某便提出可以用网贷平台进行贷款帮忙。多名学生指出,网贷平台在接收到申请学生的照片、学生证、身份证及银行卡信息上传后即成功完成注册,随后就放款。他们将钱取出转给黄某后,由黄某再每月进行分期还款。但因黄某使用了多个同学的身份进行贷款,且已巨额欠款未还,导致“帮忙”的同学面临巨大偿债压力,因此事发。

  10月9日下午,湖南文理学院党委宣传杨云回应该校学生黄某利用他人个人信息贷款事件时表示,涉事大学生已经休学,并已与帮其借贷的5名该校同学达成相关还款协议。

  【申论预测】

  郑州学生因无力偿还校园网贷借款而自杀,女大学生被校园借贷平台要求“裸持”,湖南文理学院学生利用同学个人信息贷款50余万元而无力偿还……近年来,种种因校园网贷而引发的极端事件层出不穷,校园网贷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广为诟病。针对校园网贷乱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成为投资发展重地,众多“校园网贷”平台纷纷到高校“跑马圈地”,虽然给大学生消费和理财开辟了新路径,帮助一些大学生解了燃眉之急,但是野蛮生长的校园网贷也诱使学生背上信贷危机,严重威胁着整个校园生态。

  首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成熟,自控能力还不强,“校园网贷”推崇的超前消费和贷款提前使用理念,极易诱发学生消费欲望膨胀,致使其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甚至走上歧途。显然,湖南文理学院黄某为过奢侈生活而不惜利用同学信息网贷以致背上巨额债务就是典型案例,而郑州学生郑某也是因校园网贷的诱导在赌球道路上一去不返,最终因无力偿还贷款而跳楼自杀,由此同学之间也是人人自危,校园单纯的人际关系环境就此蒙上阴影,此种“校园网贷”的危害可见一斑。

  其次,大学生金融理财知识匮乏,风险预测能力与风险意识不足,防范意识也欠佳,以致无法清晰辨别不少“校园网贷”中的高利息陷阱,很容易被“贷款程序简便、零利率、放款速度快”等宣传口号诱导,从而陷入“利滚利”的怪圈不可自拔。而大部分贷款公司往往采取追索、威逼、上门要账、盯梢甚至是发展下线、违法逼债等行为,大学生顾于脸面和学业往往忍气吞声,久而久之成为高利贷的牺牲品,付出惨痛的代价,女大学生被借贷平台要求“裸持”,最终因无力偿贷而致使个人隐私泄露,就是鲜明教训。

  为此,继2009年银监会发布命令严格限制信用卡入校后,2016年银监会联合教育部又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以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治,严肃查处针对大学生的违法放贷行为,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当然,高校更应承担其主体责任,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导教育,要注重对大学生健康人际关系、科学人生态度、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让大学生能理性看待金钱,理性对待个人行为,正确面对和把握人生。

  而大学生则应增强自身的投资理财意识和观念,明确投资理财目标,学习投资理财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理财技巧,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预测能力,从而选择正确的投资理财方式,培养合理的消费习惯。

  “校园网贷”本代表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如今却变成行业毒瘤,引人唏嘘。希望严格的管理、理性的投资、智慧的理财能使“校园网贷”演变成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

  山东公务员申论模拟题三

  【概念阐释】

  所谓电信诈骗,一般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的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转账的行为。

  【背景链接】

  2016年8月19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18岁的准大学生徐玉玉被他人以发放助学金为由,通过银行ATM机转账的方式诈骗9900元。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与其父一起到公安机关报案,回家途中晕倒,出现心脏骤停,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案件发生后,公安部立即组织山东、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公安机关开展侦查。8月28日,此案告破。

  【原因分析】

  1、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政府、民航、教育、金融、医疗等公权部门,详细地掌握了海量公民个人信息,使得“内部人”借贩卖信息谋私敛财。此外,个人信息被黑客窃取并打包出售的情况并不少见;

  2、老百姓防范意识薄弱。很多大学生、老年人等信息相对闭塞的弱势群体,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和防骗教育缺失,容易轻信诈骗犯,从而导致个人财产损失;

  3、防范宣传不到位。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不够及时、有效,宣传的覆盖面不够广;

  4、低成本高回报。电信诈骗是一种投入很低、回报很高的犯罪形式,诈骗的手法很简单,很容易传播、仿效。

  5、处罚力度偏轻。法律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处理上偏轻,抓到以后判几年刑很快就给放出来了。由于处理上的不太重也不利于遏制这种犯罪的发生。

  【对策措施】

  教育总结:

  第一,加强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防骗警示教育,揭露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伎俩及避免上当受骗的技巧,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此类诈骗犯罪。

  第二,坚决禁止网络改号电话运营,整治违规出租电信线路、制作传播改号软件等不法经营行为,严格规范对“一号通”、“400”、“商务总机”等重点电信业务市场的管理,加强对电话卡社会营销渠道的管理,依法强制关停涉案诈骗电话。

  第三,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有力推进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坚决打击买卖银行卡不法行为,督促商业银行建立涉嫌电信诈骗账户黑名单制度。

  第四,抓紧研究建立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即时查询、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涉案资金查控效率,尽可能减少受害群众的财产损失。

  第五,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工作的落实,金融、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或黑客,若“违反国家规定”将公民个人信息出售,就构成犯罪。

  第六,加大对电信诈骗案件的处罚力度,持续保持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高压态势,从而对犯罪分子形成威慑。
看过“山东公务员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8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