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2017江苏公务员申论预测题及答案

时间: 谢君2 申论辅导

  2017江苏公务员申论预测题一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推进,公众对环境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强。垃圾分类不只是物理拆拣,更指向生产生活观念的变迁。但是垃圾分类需要进行到何种程度,不能脱离社会发展阶段,也关系社会运行成本,分类责任如何界定,既要考虑历史因素,也要顾及管理难度。

  【评析——开头指出背景并指出核心:进行到何种程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可一蹴而就。直接回应了材料当着存在的问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今天的中国已是当之无愧的生产大国,但生产、消费、分解缺一不可。在今天的语境下,如何分解消化我们的生产、消费之物,或许比化解过剩产能更为棘手。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其顺利归位不仅是城市环境优化的问题,更是资源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题中之意。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关系到百姓安居乐业的大事,更是打造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和宜居城市不可或缺的工作,

  【评析——意义分析部分,指出垃圾分类不仅是环境的需要,也是发展循环经济让百姓安居乐业的需要。】

  针对居民排放的生活垃圾,各地也在开展着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长期以来,游商、拾荒者充当了低成本的垃圾分拣者,但成效甚微。究其原因,无非是民众的参与性不强,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和日常管理的失位;垃圾分类后的回收利用的承接不到位;政府有关部门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与垃圾分类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等等。

  【评析——分析原因:指出垃圾分类多方面的原因,民众参与、管理失位等。】

  社会文明的递进,总是生活习惯、社会意识、市政管理集体映射的结果。垃圾分类也非一方力量能及。只有激发社会力量,实现多方联动,才能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成本可控、成果可见的垃圾分类模式。就垃圾分类回收而言,主管部门除了口头引导,更要制定清晰标准、完善服务管理。有时候,一张写清楚垃圾类别、回收方式的便民贴,胜过一个高档垃圾箱。日本、德国的垃圾分类受人称赞,离不开详细的垃圾分类标准、针对不同垃圾确定的收集日制度,源自清晰注明垃圾类别的包装,更得益于从幼儿园起就要学习垃圾分类的“开学第一课”。

  【评析——提出对策措施,指出要多方联动,跟上面的问题相对应。】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生活垃圾的分类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通过分类让垃圾减量,就是为城市减负。只有在政府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垃圾分类之路走下去,才能永葆和谐干净的居民生活环境。

  【评析——结尾总结提升,并引用名言警句,为垃圾分类一步步走下去坚定信心】

  来源: 人民日报 《垃圾分类,让城市“轻”下来》 作者 何鼎鼎

  长江时评 《让垃圾分类不再是一句空谈》 作者 张家与

  2017江苏公务员申论预测题二

  据估算,201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在700万人以上,这个数字再加上留学归国人员和往届毕业生,求职人数将更为庞大。进入2016年十月,各高校的校园招聘陆续升温。当大家都在关心“大学生就业哪家强”的时候,却出现了一种被媒体称为“慢就业”的现象,即部分毕业生不急于求职和求学,而是让自己暂时处于待定状态。

  有人认为“慢就业”是部分大学生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实行的“错峰就业”,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积蓄力量,或者四处走走、多看看就业市场。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慢就业”是在为那些不努力的年轻人开脱。因为“慢就业要么是懒,要么是啃老”,认为这部分年轻人缺乏责任感和独立意识。

  怎么看待慢就业者一现象,成为近来媒体讨论的话题。你怎么看?

  就业的“快”与“慢”之所以备受关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我们在就业观念上的焦虑心态。对高校来说,这种焦虑感的重要来源,就是目前对大学生就业的统计方法,即采用毕业时间一次就业率和毕业当年年底就业率,使得大家都为就业快慢而烦恼。

  【解析——作答的开头避开争论双方的观点,先谈本质问题:反映了就业观念的焦虑,来源于高校就业统计。这是非常好的开头方法。】

  诚然,在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递简历的动作慢一步都有可能错失良机,我们的确在就业面前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在就业行情并不乐观、就业焦虑弥漫的情况下,一味提倡“慢就业”,容易给应届毕业生造成一些误解。作为毕业生,积极修改简历,在庞大的就业市场上找到一份能够自食其力的工作,争取不做啃老族,是自强自立的表现,我们应该表扬和支持。

  【解析——肯定积极就业学生的态度和立场。这是辩证分析的需要,也是让整个作答显得客观公正的需要。】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慢就业。与其说“慢就业”是一种主动选择,毋宁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的客观趋势。要尊重大家多元选择的权利。有些主动“慢就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理念方面可能比想象中更成熟。比如,他们会更加看重专业是否对口、薪酬是否合理,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宁愿再等等看,毕竟“入错行”的代价可能会很大。还有一些毕业生选择继续考研、考公务员,或者准备各种资格考试,提升自己的就业含金量,等等。这些选择,都很正当,也大都值得支持。其实是成熟、理性的就业观念的表现。

  【解析——分析慢就业的原因,肯定多元选择,并对此作了评价,是成熟理性就业观。分析过程中,运用了比较多的举例,让观点更有说服力。】

  如果说“慢就业”已经成为就业现实的一部分,那么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家长和用人单位,应该给毕业生更多的选择。在保证大部分人顺利就业的同时,也应该允许部分毕业生更加从容、自主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给高校和学生都“松绑”。比如,参照国际标准,采用毕业后一定年限再统计就业情况的办法,让不管是“慢就业”还是“快就业”,都是“好就业”。

  【解析——提出解决的措施。没有具体的举措,只是大概的方向,简单笼统而谈,这也是当前的一种重分析轻对策的作答方式。】

  慢就业与其说是大学毕业季面临的困惑,不如说是给全社会的一道考题。只有全社会各个层面转变观念,给毕业生更多的选择,才能真正让更多的毕业生各司其职,各司其责,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解析——结尾另辟蹊径,从毕业生角度上升到社会层面,引人思考。这就是适当总结提升的魅力。】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学生就业,观念须“松绑”》 作者 白龙

  2017江苏公务员申论预测题三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人数急剧增加。但是老年大学却“一位难求”,比如安徽合肥市老年大学,每到招生之际,报名异常火爆。“一共249个班,所有教室全部坐满,招生人数已极度饱和。”

  “活到老,学到老。”继续受教育,既是老年人的权利,也是需求。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0月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做出部署。

  一直以来,我们对老年教育关注的很少,面对老年教育政策的出台,谈谈你的看法。

  步入人生的黄昏,有人选择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有人选择行万里路,饱览名山大川;也有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同的选择拼接成斑斓多姿的晚年生活。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老人,享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是丰富老年生活的必要,也是社会的责任。

  【点评——简短排比的方式入题,不仅显得气势十足,也让整个作答显得文采奕奕。非常好。但是大家运用这种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过长,要简短。】

  一边是旺盛的求知欲,一边是挤不进的校门。缺老年大学、缺师资力量、缺资金投入,弥补现实中的这些缺憾,既是制度设计的过程,也是制度落地的过程。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早就明确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此次《规划》的出台,可谓让权益落地。

  【点评——分析政策出台的必要性:现实需要、存在的问题、落实法律法规的需要等等。在不知道如何分析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从这些方面去想,去靠。】

  政策落实首先需要政府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以弥补资源的短板,重点为农村老年人参加老年教育创造条件。教育、组织、民政、文化、老龄委等部门密切配合,也需要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增加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对子女而言,要正视老年人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也有责任体谅父母艰辛,帮助他们获得新知识和掌握新技术,比如使用微信、学习上网等等。

  【点评——从政府和子女个人两方面提出对策措施,政府方面主要是规划落实的问题。子女方面主要是精神支持问题。】

  “保持健康心态和身体,就要靠这样积极进取的精神。从你们的读书活动中我得到很多启示。”主席在看到读书读报的老年人时如是说。只要不断学习,人生自会开阔。“壮心未与年俱老”,只要心态年轻,就不惧岁月催老。只有让老年教育不断的推进,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更优雅地老去,拥有更丰富的人生。

  【点评——结尾引用名言警句,并坚定信念,为政策的出台落实进一步唱赞歌。】

  来源:人民日报《老年教育,让夕阳生活更优雅》 作者 王石川
看过“2017江苏公务员申论预测题及答案”

8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