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公务员 > 面试指导 >

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面试题及解析

时间: 谢君2 面试指导

  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面试题(一)

  【解析】

  这两句话实际上并不矛盾,讲的就是我们在执法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能够站在人的角度上充分尊重人的感受,以人为本。这两句话正是我们要执法如山,又要执法如水的体现。

  法大于情强调的是法律的严肃性、法治的重要性,我们执法必须要坚持原则不动摇,因为这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工作、交往,往往看重的是交情,是人情,而大家应该也越来越清楚,一旦发生意外,情往往是最靠不住的东西,例如当一位朋友找你借钱,你碍于情面将钱借给他而没有打欠条的话,一旦他拒不还钱,你将只能吃闷亏。因此,恰恰是出于保护每位公民最基本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必然大于情。只有做到依法治国,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保障我们国家的公平正义,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是“执法如山”的体现。

  然而,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执法而执法,我们需要注重工作方式,依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需要,正所谓“执法如水”。如果我们一味强调法律,出现任何事情都进行强制执法,失去了人情味,难免会让群众从情感上难以接受,那么就会偏离法律维护公民权益、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本质。试想,当我们的城管在依法维护街道秩序的时候,对临街摊贩进行强制驱赶,小摊贩的愤怒与周围的市民投来的无奈的眼神,足以说明我们的工作并未真正做到群众的心里。如果我们能改变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关心群众,在维护街道秩序的同时关注摊贩和市民的需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能在职权范围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古语言:“法不容情,法可融情”,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的国家,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冷血的侩子手式的执法者,而是既坚持原则,又能懂得以人为本、灵活温暖的长者式的人来管理社会、服务人民。我们作为一名公务人员,服务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我们更加应该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做到执法如山、执法如水。公正执法,严格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到绝不容“私情”。

  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面试题(二)

  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以3-1战胜塞尔维亚女排,荣膺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比赛后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即便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虽然一路上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请你谈谈对“女排精神”的理解。

  【点评】

  中国女排面对坚不可摧的对手,她们再次展现出了动人心魄的女排精神,让国人振奋不已,泪流满面。女排精神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这种顽强拼搏,决不放弃的奋斗精神。

  1、女排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是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正是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促使女排姑娘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2、女排精神是一面历史的镜子。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体育一度陷入低谷,虽然期间中国女排曾经夺冠,但和数十年前相比,中国女排身上的信念和决心已慢慢飘散。如今,中国女排面对坚不可摧的对手,她们再次展现出了动人心魄的女排精神,让国人振奋不已,泪流满面。她们的可贵,不仅在于征服对手,更在于战胜自我。她们有过成功登顶的光辉和荣耀,也有过跌入谷底的迷惘和彷徨;有过大比分落后,也有过痛失局点,但中国女排始终不退缩、不放弃,拼到最后一刻。

  3、女排精神是一面现代的旗帜。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责任重于泰山,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政治担当和改革勇气。无论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还是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不管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都需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不仅是政府改革需要这种精神,其实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都应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

  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面试题(三)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统一部署,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实施后,该市不再实行70周岁以上沪籍老年人免费交通制度。对于上海取消老人免费乘公交,你怎么看?

  【解析】

  对于上海取消免费交通制度而改行老年综合津贴制度的做法,更符合老人的实际需要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共交通的压力,值得肯定。

  从长年的实践来看,敬老卡免费乘公交存在以下弊端:

  其一,限制了老年人的出行方式。因为只能乘坐公交和轨道交通免费,将老年人集中吸引到本已拥挤的公共交通上来。

  其二,限制了老人们的救济意愿。该政策对于那些腿脚不便、出行意愿不强或有更高出行要求的老年人而言,形同虚设,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公平。

  其三,加大了公共交通管理成本。媒体多有报道,为了不让免费公交浪费,一些老人坐着公交闲逛,还有人将免费卡交与他人使用,由此造成的让座纠纷、查证纠纷大增,无形中虚耗了公交资源,增加了公共交通管理的难度,影响社会和谐。

  我国已经迈入老年化社会,如若继续实行免费乘车,老年人免费乘车客运量仍呈上升趋势。上海给老人发综合津贴、取消七十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公交,其实是将给老人的福利货币化、显性化。将老年津贴从单一的、限制性的乘车补贴中脱离出来,实现多元化的人文关怀,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愿望。对于出门较少的老人,拿到现钱是一种利好。“不乘公交白不乘”的机会不存在了,某些“占便宜”心理也没了。至于按时坐公交去晨练或买菜的老人,不会因为坐公交车要花钱,就改变生活方式。可见综合津贴制度既不减敬老传统的本色,也彰显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色彩。

  当然,鉴于“敬老卡免费乘公交”的多年习惯,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条约定俗成的老年福利,现在上海取消这个优惠,一些老年人难免想不通,也招致一些网友的批评和质疑。要想将此项政策落到实处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做好宣传工作,在具体轨交站点、公交站点张贴“公告”或“友情提示”,予以广泛告知,使该政策的变化家喻户晓,全面理解,克服“单方面地取消老年人福利”不良观感,避免因不理解、不知道而产生的争执。

  其次,在公交枢纽多条公交候车廊内试点设置敬老候车专座,以及在相关公交线路大力推行敬老服务等措施,使政策转换平稳过渡。

  最后,提升社会养老化服务水平最为关键。按时、足额发放老年综合津贴,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群体自在地、畅快地享受到政策温暖与社会关怀。当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一张简单的公交免费卡便可以成为历史,而不必耿耿于怀。


看过“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面试题及解析”

93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