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东公务员面试题含答案
2017山东公务员面试题一
【预测题目】
校园暴力频发,引发关注,对于校园暴力事件,你有什么解决建议?
【解读】
校园与暴力本不该发生任何“瓜葛”,但现实令人忧伤。暴力却总是以猝不及防的姿态在各地校园轮番上演。对于校园暴力,其不仅影响到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更在很大程度上给同龄者形成了恶性示范。站在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直接以指令的形式要求相关方面在制止校园暴力上多措并举、有的放矢,这决策中体现出来的领导智慧,既体现了国务院对校园暴力的零容忍态度,也从另外的角度反证了遏制校园暴力需多方联动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出现校园暴力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在进入校园之前,受到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品性已经基本确定。经常参加打架斗殴的孩子,其家庭素质往往较低。一些做家长的人经常脏话连篇,甚至拳脚相加。这都会助长孩子品性中的暴力倾向。第二,现代都市生活的诱惑太多,孩子们的心智还不成熟,面对那些诱惑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如若孩子过度泡网吧、玩游戏等行为不能被及时制止,一些暴力性很强的电脑游戏,孩子们玩得多了,便会模糊游戏与现实之间的区别,他们身上的暴力倾向越来越强。第三,学校疏于管理,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行为,问题家庭的孩子通常有很强的不安全感。在家里,他们找不到慰藉,当一些同学往往由于相同或相似的原因,成绩较差,被学校、老师以及成绩优良的学生所排斥;为了抱团取暖,他们聚在一起,久而久之便形成事实上的小团伙。出于扭曲的荣耻观,以及错误的面子思想,他们会很讲哥们儿义气或姐们儿义气,加之懵懂无知,法治观念淡薄,他们为了小团伙很容易跨过红线,走上暴力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
解决此类问题,应多措并举,第一,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的“扫黄打非”,尽量减少对青少年的污染。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校园暴力的滋生受着社会“炫暴”的影响,就如同社会的“炫富”摧生校园内的金钱崇拜一样。有关媒体应通过正面宣传做好引导,塑造社会和谐的大环境,带动校园小环境的净化。第二,改善家庭教育。古话说“养不教父之过。”重视改变“父之过”,使青少年在家庭里不受暴力文化的毒害,也是避免成为“恶之花”的重要一环。第三,学校更要加强教育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大力提高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建立健全校园暴力事件定性和责任追究常态机制,加大对青少年行为矫正的执行力度。社会、家庭与学校三方共同努力,打个漂亮的组合拳,当可有效地遏止连续不断出现的校园暴力。
另外,对别人施暴,是法律所不容的。不过,对未成年人,是网开一面的。现行法律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这样的规定,自然有保护未成年人的积极作用。
杜绝校园暴力,已经不能再等了。但愿各级部门都能够在的指令下,行动起来形成一股合力,为和谐校园的打造、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尽自己应该尽到的责任。如不这样,我们要面对的未来便可能是一个糟糕的世界。
2017山东公务员面试题二
对许多人来说,职业,仅仅变成谋生的手段,其所承载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在慢慢消失。谁把职业荣誉感弄丢了?在蓝领阶层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一些具有高学历的知识阶层对自己的职业同样“妄自菲薄”。网络论坛里,记者称自己“新闻屌丝”、教师称自己“全职保姆”、司机调侃自己是“私人家丁”…… 失落的职业荣誉感,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
【分析】
是什么让我们的职业荣誉感渐行渐远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现象,分配制度不均衡,趋利的价值导向、舆论导向等都影响着人们的职业荣誉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原有的价值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型的、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正在形成。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的职业荣誉感和对职业的忠诚度自然会下降。具体有:
一、职业荣誉感的缺失既有个人的因素,也有制度体系不健全的因素。我国在许多工种的的培训、考核、认证等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二、社会分配制度不均衡、趋利的价值导向、舆论导向等都影响着人们的职业荣誉感。各种行业、不同职业之间的确存在着落差,有些是正常差距,有些则是由于体制、机制因素所造成的,导致社会心态的不平衡。
因此,要还劳动以尊严,需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要从制度体系上加以保障,让人们能够通过职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职业地位上升,从而得到相应的尊重。这需要我国不断完善用工制度,形成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加大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让农民工“体面劳动”。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多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对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训、考核和认证等。
二、通过深化改革,如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增加广大劳动者的收入。同时为培育爱岗敬业人才提供机制、制度保障,让实干者得实惠,让苦干者吃香,让老实人不吃亏。
三、在价值导向、舆论导向方面也要积极引导。通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和教育,大力宣扬和赞颂职业道德模范,奖励那些不同岗位具有强烈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的优秀人才,以此让更多的人在感佩荣誉的同时,感悟社会责任和为人民服务的义务。
2017山东公务员面试题三
4月10日,央视播出“揭秘银行卡盗刷黑色产业链”调查报道,曝光目前银行卡盗刷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庞大、分工明确的地下产业链,不法分子通过改装POS机、发钓鱼链接及黑客WIFI盗取银行卡信息,将信息批量卖出,通过木马程序拦截银行卡验证码。
央视调查报道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广泛热议,许多群众表示,自己或身边人就曾遭遇银行卡被盗刷。有过银行卡盗刷经历的群众纷纷称去立案也是相互扯皮,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案件。在银行卡被盗刷后来回奔走于银行、公安局、第三方支付等各机构,不仅耗时长,维权成本也高。
不少群众呼吁,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不能一味地追求便捷而勿视安全性,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个人信息安全不能因为网络便捷而丢失,要遏制信息盗窃,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防范银行卡盗刷。
【预测题目】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条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互联网下的个人信息安全话题再一次摆在公众面前,对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会计考试刚报名,卖“答案”的就来联系;孩子刚出生,卖奶粉的就发来信息;新房尚未交付,就有搞装潢的来电……而现在又曝出银行卡还在手上,卡中钱款却莫名被盗刷的黑色产业链,这不禁让我们惊讶于对方“神通广大”,不得不面对隐私泄露泛滥的尴尬现实。可以说,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已是互联网时代的民生刚需。
放眼全国,《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去年因个人信息泄露等原因,遭受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的,就有大约4500万网民。不仅如此,个人信息被盗还会带来无穷麻烦和心理阴影。比如陕西一名男子,因遭人冒用身份,“被吸毒”长达10年,出行住店处处受限;再如,济南20多万条婴幼儿信息被泄,地址精确到小区门牌号,让家长“一想到黑手可能伸向孩子就不寒而栗”。
是谁让我们“裸奔”在商家与不法分子的视野里,让我们的个人信息暴露在他人手中?从源头来看,一方面是由于许多手机APP未经授权采集用户信息,有些经营机构罔顾法律买卖用户数据,而且新型的犯罪技术手段层出不穷,我们的信息技术防范手段明显滞后;
另一方面,更为可怕的是“内鬼”,在过去的新闻报道中,犯罪嫌疑人往往都有电信公司人员,也有快递公司、银行、医院、学校、工商局的工作人员,这些行业的工作人员是作为专业机构应该有更高的保密义务,却往往监守自盗,让人们对于个人信息的安全感大幅度降低。
信息安全问题所涉之广、黑色产业链条之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莫让信息安全成空谈。事实上,我国也在积极迎接这场挑战。从顶层设计看,中央在2014年就成立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个人数据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泄露和出卖个人数据行为”亦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从法治层面讲,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入刑,相关部委也出台了不少保护政策与法规,司法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可以说,个人信息的“安全堡垒”,正在逐步加固。
当然,这种“加固”还需要提速增效。这就包括,加快相关法律条例的研究跟进、系统配套,加强相关部门的“握指成拳”协调共治,进一步明确运营商、银行、电商等的权责,提高对信息泄密者的处罚成本,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展开依法维权。可以说,今天,要解决好个人信息的安全漏洞,已非简单“打补丁”就能堵上,亟需系统整顿、源头治理。
看过“2017山东公务员面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