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政治备考 >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练习题及答案(2)

时间: 焯杰2 政治备考

  二、非选择题(共43分)

  20. 2010年4月1 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地震不仅造成当地居民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也使得当地藏文化遭到重创,如禅古寺等大量文物、古迹损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掩埋,如东仓《大藏经》等。目前,青海省文化部门正组织专家对受损文物古迹情况和非物质文化项目进行调查和专业评估,并将尽快重建和维修,工作计划已上报省政府,包括文化设施重建,文物抢救、保护、维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渡期的文物保护和设施建设等4方面内容。

  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青海省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15分)

  看漫画《禁止对文化遗产的开发性破坏》,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禁止对文化遗产的开发性破坏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4分)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8分)

  22.扫墓是清明祭扫的一种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扫墓时点燃香烛、焚烧祭品、鸣放鞭炮等,既耗费金钱,又污染环境,容易造成火灾等事故。

  2011年清明节,民政部呼吁推行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和社区公祭等文明祭扫方式。为此政府部门创造种种便利:倡导祭扫时“自驾改坐公交”,城市公交系统进行相应调整;推行“植树替代香烛”,开辟和管养园林绿地;提倡网上祭扫,规范祭祀网站的主持、组织,使祭祀活动更庄重、得体等等。传统的清明习俗在植入“低碳”元素后,释放出了更文明、可亲的气息。我们应该过一个文明、有意义的清明节。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看待清明祭扫形式的演变?(8分)

  (2)运用所学知识为人们过一个文明、有意义的清明节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练习题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节日的意义。④错误,传统习俗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答案:C

  2.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②项说法错误。

  答案:C

  3.解析:文化的多元体现了文化差异、文化多样性,文化融合体现了文化交流,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说法错误,舍去。故选B项。

  答案:B

  4.解析:材料中强调中日茶艺虽各有特点,但都强调“和”的精神,突出共性。

  答案:C

  5.解析:A、B两项说法本身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中说的是电视、网络的作用

  答案:D

  6.解析:文化有先进和落后、腐朽之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而不是各种文化一律平等,故②项错误;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不会消除或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答案:C

  7.解析:“中华伉俪节”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传统习俗的继承。

  答案:A

  8.解析:①与材料无关,④说法与材料无关。

  答案:C

  9.解析: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现了文化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答案:B

  10.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②说法错误。

  答案:D

  11.解析: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渗透着儒家思想的“和”,说明传统思想对我们有重要影响,①②④正确;③本身错误。故选A项。

  答案:A

  12.解析:材料中作者丰厚的生活经验成就了作品深刻的艺术性,体现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答案.C

  13.解析:文化创新的内容来自社会实践,④法错误。

  答案:A

  14.解析:中成药的制成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这体现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B项说法绝对化。

  答案:D

  15.解析:漫画反映的是中西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说明发展中医要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B正确;C、D两项本身表述错误;A与题意不符。

  答案:B

  16.解析:材料以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饱含理想的时光为主线,体现了艺术创作应立足于社会实践。

  答案:B

  17.解析: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故A、B、C三项错误。

  答案:D

  18.解析:材料说明了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故选②③。①说法错误。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故④表述错误。

  答案:C

  19.解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故A项错误。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故B项错误。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D项说法片面。

  答案:C

  20.解析:本题是“原因型”题目,可以从优秀文化的作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等方面作答。

  答案:(l)优秀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发挥优秀民族文化在教育塑造人方面的作用。

  (2)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古老的民族文化得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

  (3)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保护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藏族文化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有利于繁荣中华文化。

  21.解析:第(1)题,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这需要在正确理解漫画的寓意后,用文字把漫画的内容表述出来。“如何看待”一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这三个角度来分析。在此题中需要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一文化现象,对这种开发性破坏我们持什么样的态度(怎样做)。第(2)题,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但要注意,除了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外,我们还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

  答案:(1)①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迎合低俗趣味来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的文化现象。我国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在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同时要保护文化遗产,禁止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社会效益、迎合低俗趣味去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这样的开发是不可取的。②漫画提醒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尊重历史和文化内涵,真正从文化遗产中汲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精华。

  (2)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只有以科学的态度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真正保护文化遗产。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99.解析:本题以清明祭扫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能力。第(l)问,审清设问的范围“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类型是“如何看待”,按照认识类的答题思路分析即可;第(2)问,属于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可从多个角度回答,只要建议合理即可。

  答案:(l)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清明节祭扫活动集中展示了人们对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情感,应予继承。②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为传统文化丰富新形式,增添新内容。③文化创新应立足于社会实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网络方式对先人进行文明祭扫,值得大力提倡。

  (2)①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②反对奢侈消费、铺张浪费,要提倡文明祭奠、绿色消费、保护环境。③要通过各种媒体向公众介绍清明节的历史传统,普及相关知识。④追思先人,不忘先烈和先贤,应该在节日来临之际祭扫烈士墓地或陵园。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练习题及答相关

8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