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2)

时间: 思晴2 语文备考

  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概念混淆。“它随着城中人口的聚集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增加而产生”有误。根据文意,早期的“市”并非城市生活的产物。)

  2.C(以偏概全。“商人和手工业者则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有误。原文说“但在‘市’周围的坊里,往往由于有商人和手工业者居住,所以有所例外”,可见“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只是少数个例。)

  3.C(曲解文意。“这一过程发端于唐代中叶以后的肃宗至德年间”有误。根据原文,应是发端于“唐代中叶以后”的某个时期,开始是“在一些坊内开始出现商贸活动,有的甚至破坏坊墙而临街设店”,到肃宗至德年间“人们纷纷穿破坊墙而临街设铺”,对坊市制的破坏已经较前更甚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5.B(“朔”还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6.C(“认为应……宽大为怀”理解有误,原文是说殷侑主张对“助逆”的王廷凑宽容,而对李同捷则要专力讨伐。)

  7.(1)殷侑一直站立着不动,(直到)宣布朝廷的旨意完毕,可汗责备他傲慢,扬言要扣留他而不让他回朝。

  [5分;译出大意给2分;“宣谕”(“宣布命令;晓谕”)、“倨”(“傲慢”)、“宣言”(“扬言,宣扬”)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凡是有关朝廷的得失,(殷侑)都加以陈述论奏,(终)因言辞激烈切直,而被调出京城任桂管观察使。

  [5分;译出大意给2分;“悉”(“都,全”)、“以(“因,因为”)”、“出”(“出任,一般指京官外调”)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①滞留他乡、思归不得的惆怅(归乡的渴望)。诗人病后思归,遥想故园菊花又开,而自己却辜负了回乡赏花之约,心头更觉怅惘。②凄凉落寞之感。秋风萧瑟,侵入发肤,让诗人心中倍感凄凉(如答“秋风吹白了霜鬓,满是‘白发生头未得归’的惆怅”也可)。(5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

  9.①意境营造:本诗以清蝉、斜阳、暮鸦、衰草、秋风为主要意象,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杜诗以急风、高天、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为主要意象,营造出雄阔苍凉的意境。

  ②章法结构:本诗一、三联写景,二、四联抒情,两者穿插交错,景情转换灵动自然;杜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由景及情,层次清晰。

  (6分;每点3分,其中分号前后内容答出一方面给2分,答出两方面给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3)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6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得分。(B项“暗示……而这也正是……”理解错误;D项“早就厌嫌……”理解错误,从小说中看,阿熳并无此意;E项“回归传统”理解不够准确。)

  (2)原来,阿熳的身心被快节奏的生活吞噬着,内心紧张焦虑,终日神思恍惚、心绪不宁,所以睡眠时常常做梦;后来他放慢了生活的节奏,感觉身心舒泰,心境安适,怡然自乐,因此也就没有梦了。(6分,分号前后各3分,意思对即可)

  (3)①有能力。在公司深受上司赏识,被重用,受奖励。②勇于改变。在追求快的时代自觉放慢人生的脚步,改变生活的方式。③性情宽和,不急不躁。慢慢地骑车上班,被人催促微笑避让。④沉静淡定,豁达从容。被女友甩了之后,没有像人们期望的那样痛苦欲绝;面对同事们的各种揣测误解,也不做任何解释。⑤舍己救人。在路上飞身扑救遇险少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4)①丰富塑造人物的角度和手法,侧面烘托阿熳的形象。如通过写女友因对他不满而与他分手,侧面表现了阿熳坚持“慢生活”的决心和他的不被理解;用周围人对阿熳的过度关注与阿熳的宠辱不惊形成对比,突出了阿熳闲适心态的难能可贵;通过写上司对他的赏识,侧面表现了他的能力和对公司的责任心。②丰富小说内容。如通过写同事们对阿熳的种种揣测评议和对他升迁的嫉恨,表现一些人阴暗猜忌的心理和喜欢搬弄是非的习惯,增加了小说的丰厚感(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广度和现实感)。③突出小说主题。通过写穿行窄巷的骑车人起初对阿熳慢行的不满、怒斥,到对他悠闲骑行的嫉妒,到受其感染也悠然慢行,肯定了阿熳的生活方式,突出了小说倡导慢生活的主题。[8分;答出一点给3分(其中“观点”1分,“具体分析”2分;“观点”①分号前后的“具体分析”答出任意一个即可),答出两点给6分,答出三点给8分,意思对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得分。(B项“尤其是向不在金大任教的大师们请教”表述不严谨;C项“为新诗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评价不当,原文只肯定了其对新诗的创作热情,并未言及对新诗的贡献;E项“秉承伯父君硕先生的教育方法”文中无据。)

  (2)①在文史研究尤其在古代诗学的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与沈祖棻合作出版《古典诗歌论丛》;②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作出重要贡献,尝试将批评与考据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研究古代文学的新方法;③“发愤著书”,在“__”结束后陆续推出了十多部蕴含饱满的生命激情和达到不凡的思想深度的著作。(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选材上,紧扣传主的学者身份,侧重叙述传主的求学历程、学术成就及学术研究方法。②写法上,叙述与评论结合,文章在叙述程千帆求学经历、学术成就等的同时,也对相关内容给予了精当的评价。③主要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重点叙述了传主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学习、成长、成熟并取得成就的过程,条理清晰。④语言质朴,富有书卷气,感情饱满而深沉。(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4)①这句话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表达了作者对程千帆的学术成就和精神品格的高度赞美。②作者将程千帆比作“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程千帆在经学、史学、文学批评史、治学方法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堪称“大家”。③作者将程千帆比作“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程千帆在长达二十年的迫害打击中,不消沉绝望,而是坚持发愤著书的坚韧品格。④“这棵大树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指程千帆能在学习过程中转益多师,博采众长,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还具有现代学者的新思维,能与时俱进。(8分;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两点给6分,答出三点给8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B(“名不虚传”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14.A(B项搭配不当,应改为“实现了……零的突破”;C项偷换主语,应改为“节目组力求把该节目打造成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在规范慈善组织设立运营、开展慈善服务、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

  15.B(A项、C项与前文衔接不紧密;D项与后文衔接不紧密。)

  16.评分标准:能指出具体的人或群体,1分;理由合理、充分(2条以上),2分;句子流畅、无语病,1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分。

  17.①就诈骗途径而言,PC端都是“社交工具”排第一(,其次是“购物网站”);手机端都是“诈骗短信”排第一(,其次是“钓鱼网站”);②在PC端,“社交工具”“游戏网站”对青少年的诈骗威胁明显大于成年人,“购物网站”对成年人的诈骗威胁远大于青少年;③在手机端,“诈骗电话”对青少年的诈骗威胁要明显大于成年人,“诈骗短信”对成年人的诈骗威胁远大于青少年。(6分;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六、写作(60分)

  18.参照2015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

  (1)从赞成的角度看:

  ①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学习。而很多学生每天花在玩手机上的时间已经很多,不能再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收手机有利于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减少学习时间的浪费。

  ②尊师重道,是传统美德。老师在讲台讲课,学生却在下面玩手机,这是对老师、对学问的一种不尊重。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强制不自觉的学生交出手机。

  ③“自律”虽重要,“他律”不可少。“交手机”正是通过“他律”来培育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的目光从屏幕回到黑板的有益之举。

  ④不少学生玩手机成瘾,甚至到了手机不能须臾离手的地步,校方采取强制收手机的手段,是不得已的选择,这至少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暂时摆脱手机的诱惑和控制,把注意力放到学业上。

  (2)从反对的角度看:

  ①“强制收手机”有违大学自由民主的风气。大学教育不是应试教育,没有必要采取整齐划一的手段强制学生学习。而应创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自主发展,多样化发展。

  ②“强制收手机”是对学生自律能力的不信任。大学生已经具有明辨是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上课玩手机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他们自有判断,因此,不宜采取强制措施收缴他们的手机,而应引导他们自觉专心听讲。

  ③“强制收手机”治标不治本,学生的注意力之所以不在课堂,其原因可能是课程没有吸引力,或者学生自身缺乏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不想学、不愿学,收手机也仍然不能让他们专心学习。因此,对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必须深入了解原因,对症下药,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④外因必须借助内因才能真正发生作用,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则“强制收手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弊端,比如让一些学生把心思转移到怎么对付这项举措上,如用模型机冒充手机或准备多个手机来应付等。

  ⑤通过收手机来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活动上,简单粗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千差万别,是用一刀切的行政管理来代替因人施教。

  (3)从综合的角度看:

  让学生专心于学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让学生课前上交手机的做法值得商榷。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殷侑,陈郡人。殷侑年幼时,立志努力学习。等到长大成人,通晓经书。贞元末年,凭借精通《五经》科举登第,他精通历代礼制沿革。元和年间,多次升迁后任太常博士。当时回纥请求和亲,朝廷于是命令宗正少卿李孝诚奉命出使宣布朝廷的旨意,让殷侑任副职。到达回纥的朝堂后,可汗起初接待殷侑一行唐朝使者时,摆出了大量手持兵器的士兵,还要唐朝使者向他称臣而且他也不予答拜。殷侑一直站立着不动,(直到)宣布朝廷的旨意完毕,可汗责备他傲慢,扬言要扣留他而不让他回朝。同行的人都很恐惧,殷侑对回纥的使者说:“可汗是我们唐朝的女婿,要坐着接受唐朝使臣的礼拜,是可汗失礼,而不是我们使臣傲慢。”可汗畏惧他的直言,最终不敢胁迫。后来殷侑升任谏议大夫。凡是有关朝廷的得失,他全都加以陈述论奏,(终)因言辞激烈切直,而被调出京城任桂管观察使。(后又)召入任卫尉卿。文宗即位不久,沧州李同捷叛乱,而王廷凑也帮助叛逆者,打算派兵攻打镇州,(文宗)下诏叫五品以上官员到都省共同商议对策。当时皇上坚决要打败叛贼,宰相不敢有异议,唯独殷侑认为王廷凑在河朔再次叛乱,虽然他依附凶恶之徒,但仍没有明显的表露,朝廷应暂且容忍,专一讨伐李同捷。文宗虽未采纳殷侑的建议,但是还很赞赏他。太和四年,加授他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当时大的战乱之后,遗弃的尸骸遍野,荒寂没有人烟。殷侑刚到任,只有一座空城而已。殷侑过艰苦的生活,吃清淡的食物,和士卒同劳共苦。一年以后,流民们用襁褓背负婴孩返回。殷侑上表请求借贷耕牛三万头,来提供给流民,于是皇帝下诏度支赐给他绫绢五万匹,用来购买耕牛供给流民。数年之后,这一带人口增长,粮食还有了盈余,人们也都不再逃亡了。当初,这里有州兵三万,全部靠度支供应给养。殷侑治理一年而赋税的收入就能自己供应给养的一半,两年后给养费用全部自给自足,(殷侑)请求度支停止供给。殷侑还多方面鼓励百姓耕地种田,当地的百姓和官吏都很高兴,上表请求为他立德政碑。因功加授检校吏部尚书。六年,殷侑被召入授任刑部尚书,充任郓曹濮观察使。自从元和末年以来,朝廷收复了李师道十二州,又将其分为三个潘镇。因朝廷致力于安抚不驯服的官兵,所以将赋税的收入,全部留在地方用于供养其军队,连一贯钱一尺帛,也不上交朝廷。殷侑认为除军需之外财物有多余,却仍不上交赋税,那就是非法行为,于是上表请求自太和七年起,每年向上交纳两税、榷酒等钱十五万贯、粟米五万石。开成三年(殷侑)去世,(朝廷)追赠他司空的官衔。

猜你感兴趣:

1.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2.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3.2017北京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4.2017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9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