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2017高考语文模拟练习试题及答案

时间: 思晴2 语文备考

  2017高考语文模拟练习试题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共75分)

  ㈠古诗文默写(8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1小题,共可选4小题。8分)

  (1)

  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

  ②一粥一饭,_____ _ ;半丝半缕,_______ ____。(《颜氏家训》)

  (2)

  ①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 _ 。(《锦瑟》)

  ②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_ ______ ___, _____ ______。

  (屈原《离骚》)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进学解》)

  (3)

  ②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 。

  (李煜《虞美人》)

  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 _____。

  (4)

  (《游褒禅山记》)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㈡古诗阅读(12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3分)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㈢文言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题。(25分)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赀。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年四十二,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引其手指之曰:“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当有子,富寿康宁,自今始矣。”丰贾致富,有子二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如相者言。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贵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赀遣之归。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清·张惠言《周维城传》,略有删节)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寓富阳,抑郁无聊 无聊:精神无所寄托

  B益跅弛,不问生产 生产:生活与财产

  C殆不自觉也 自觉:自己意识到

  D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生平:有生以来,平素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B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C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D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 问其与饮食者,皆富贵也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维城优良品质的一组是(3分)

  ①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 ②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 ③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 ④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⑤吾愧吴翁、焦翁 ⑥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A ①④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⑥ D ②⑤⑥(3分)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维城祖上本为富人,后来家中发生火灾,周家资产荡尽。十余岁时父亲离世,他开始学习经商,并因经商而致富。

  B作者并没见过周维城,从他人的转述中了解到他的许多事迹。在作者看来,周维城虽是商人,但身上具有士大夫的优秀品质,值得称赞。

  C高傅占曾向作者谈起吴翁、焦翁,二翁均能施舍助人。周维城同样也能施舍助人,只是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

  D焦翁出资让渔人从洪水中救起许多落水者,并将他们留下来,供给饮食,等到洪水退去后,再把他们分别遣送回家。

  7.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遂大困,寻死富阳。

  (2)奇之,立许字以女。

  (3)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4)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从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任选一类解答。30分)

  ㈠文学作品阅读(30分)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8-10题。(12分)

  烛 心

  ①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② “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④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⑤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⑥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⑦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 ( 李丰春/文)

  8.本文所设置的悬念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第四段是什么描写?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主要表现的人物是谁?其性格特点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1-14题。(18分)

  张家界 卞毓方

  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虽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涤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是晚,我歇宿于山脚的苗寨。客栈贴近寨口,推窗即为左道,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溪的对岸为骈立的峰峦。山高雾大,满世界一片漆黑。我不习惯这黑,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徘徊在小溪边,听上流的轰轰飞瀑。听得兴发,索性循水声寻去。拐过山嘴,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再后来,又变作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精,火之灵。自始至终,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飞舞,好一派火树银花。猛抬头,瞥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

  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且摘一片枫叶为书签,拣一粒卵石作镇纸,留得这红尘之外的秋波,伴我闯荡茫茫前程。犹记前年拜会画家吴冠中,听他老先生叙述七十年代末去湖南大庸写生,如何无意中撞进张家界林场,又如何发现了漫山诡锦秘绣。欣羡之余,也聊存一丝自慰,因为,我毕竟早他四五年就遥感过张家界,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

  是日,当我乘缆车登上黄狮寨的峰顶,沐着蒙蒙细雨,凝望位于远方山脊的一处村落,云拂翠涌,忽隐忽现,疑幻疑真,恍若蜃楼,想像它实为张家界内涵的一个短篇。不过,仅这一个短篇表现力就足够惊人,倘要勉强译成文学语言,怕不是浅薄如我者所能企及。天机贵在心照,审美总讲究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能拿酒瓶盛装月白,拿油彩捕捉风清?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当然不是说就束手无为,今日既然有缘,咦,为什么不鼓勇试它一试。好,且再随我锁定右侧那一柱倒金字塔状的岩峰,它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乍读,犹如一篇激扬青云的散文,再读,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反复吟味,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

  11. 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3分)

  12. 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第二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3分)

  13. 作者认为张家界风景的表现力足够惊人,请以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为例加以说明。(4分)

  14. 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2)作者说: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文中这一灵性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从第三段、第四段各举一例回答)

  ㈡实用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10题(12分)。

  波兹曼的诅咒  周国平

  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

  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香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8.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4分)

  答:

  9.文章第五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10.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4分)

  答:

  阅读下面一段传记,完成11-14题(18分)。

  火中取栗的人

  周晗

  梵高的一生充满了孤独和被遗弃感,常常分文莫名的他曾呻吟或叹息着:“上帝啊,孤独地生活值得吗?”梵高又说:“一个人必须保持隐士的某种本质,不然,他就失去了根本。” 为了绘画,孤独是必要的,孤独又是不堪磨耐的,于是,梵高这个脆弱的个体生命在不可解决的悖论中被撕得粉碎。

  在梵高看来,“绘画就是要设法穿过一堵看不见的铁墙”。同时,这也是画布对梵高的召唤。“不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怕敢冒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梵高把艺术活动当作极富挑战性的生命活动,让满腔热血在画布上挥洒流淌。对梵高来说,理性可以忽略不计,表达远远大于揭示真理。梵高在画布上完成了生命,成为一名艺术的殉道者。

  在梵高的画作前,我首先要提问的是,在这些令人无以言说地震撼的画作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灵魂?在艺术史里,梵高是突兀的进入者,是不可定义的。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是个曾做过教师、营业员、传教士的穷困潦倒的外来者。他的画被那个时代认为是可笑的涂抹。但他没有局促而褊狭的形式感,以一种特殊的手段,不顾一切地表达,直接而强悍,如同天启,显示出了罕有的品质。

  除了大量的并未湮灭和佚散的书信,梵高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其他文字。读他的倾诉,让人觉得他拥有纯金般的生命。他是个底层的观察者、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实践理想和使用决心的人。他对绘画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他是如此单纯,单纯是他面对世界和画布的态度,而他情感的纤细和尖锐的痛苦一样令人震惊。

  他就是这么一个具有纯真本性、无比温柔善良、充满令人心碎的柔情的圣徒,而他的画作也最直接地表达了他的热情。他画作的明亮,源于他自身的明亮。

  这样一个至真至善的灵魂,强化了一往无前的悲惨的境遇,并收获绝望。但他并不屈服。他尽可能地敞开内心,相信拯救的力量来自生命内部,努力把自己引向幸福。经历了爱情的折磨,生活的潦倒,被放逐的梵高在心灵的废墟中寻找着取暖的炉火,哪怕这炉火将他毁灭。他对艺术的狂热,既是道德的救赎,也是爱欲的出口。绘画成了他挽救精神上覆亡的惟一可能,是他逃避绝望的需要。他的创作不是自慰,而是自救。人越孤独,创作也越自由。他在表达着人最饱满的神气,努力在深重的绝望中生长出深重的幸福,以此来抵御阴暗的世俗的蹂躏和压迫。梵高身上的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但梵高所做的一切,让命运的悲剧感越来越浓重。他说:“谁为自己选择了贫困并喜爱贫困,谁就拥有无穷的财富。”但他又因为事业失败和贫困而绝望。在严酷的现实生活的压迫下,大地在他脚下坍陷,他活在了风暴里。他的灵魂不断地破碎下去。但他决不撤退。他说:“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他画布上的色彩在轰响里燃烧着,裹挟着他,让他在持续不断的昂扬中崩溃。(本文有删节)

  11.第一段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说出它们在文中的含义。(6分)

  (1)隐士的某种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可解决的悖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梵高的画作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从梵高的灵魂深处看,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火中取栗”是个成语,请解释这个成语的词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梵高为什么称自己的作品是“从火中取出来的”“栗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认为,“梵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试就“不屈和挣扎”,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事例,谈谈你的个人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高考语文模拟练习试题第二部分 表达交流(共75分)

  三、语言表达(共15分)

  (一)语基题(12分,每小题2分)

  15、选出加线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A、机杼(zhù) 笨拙(chù) 桀骜(ào) 含情脉脉(mài)

  B、喋(dié)血 漂泊(pò) 黯(àn)然 殒(sǔn)身不恤

  C、关卡(kǎ) 苟(gǒu)活 角(jiǎo)色 长歌当(dàng)哭

  D、踌躇(chú) 背(bēi)负 执拗(niù) 针砭(biān)时弊

  1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荟萃 实事求是 世故 人情事故

  B、匪薄 致理名言 造化 番手为云,覆手为雨

  C、屠戮 察言观色 涣散 焕然一新

  D、付出 开源截流 不惮 巧妇难为无米之吹

  17、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精简机构的目的,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经济困难时期,人们都为 利益而费尽心思,这不免出现有违国法的现象。

  一个人如果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办事,那么, 他有善良的动机,也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 ,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司法救助如一道 的阳光,照亮了贫弱者的天空。

  A、不只 谋取 即使 原型 温煦 B、不止 谋取 尽管 原形 和煦

  C、不只 牟取 即使 原形 和煦 D、不止 牟取 尽管 原型 温煦

  18、下列各句中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昨天晚上,那小偷可真够猖狂,李大伯一家就在客厅看电视,他竟然登堂入室,把几个房间里的首饰和现金一扫而光。

  B、入夏以来,我国许多地区五风十雨,水患不断,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C、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局,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快走吧。

  D、张晓东实在看不惯贾辉那既不学无术又好为人师的样子,便说:“行了,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我自认要比你半瓶醋强得多。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B、长尾鸡的寿命能活至八至十年,长尾鸡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

  C、晚会上,他们演出了音乐、舞蹈、曲艺、体操等文艺节目。

  D、学生作文出现语塞的情况,往往是他们下笔前没能统筹安排表述的步骤和层次所致。

  20、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好吧,”小王停了一会说:“明天早晨我在学校门口等你。”

  B、“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C、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名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D、师范学校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公共必修倮。

  (二)语用题(3分)

  21、李老师刚领了工资回家,准备去银行存款。这时,单位的小王找上门来,想借钱应急。李老师考虑到小王有点滥赌,到处都欠有赌债,不想把钱借给小王打水漂;可又考虑到两人毕竟是一个办公室的,要是拒绝得不好怕今后关系不好处,他该怎么说呢?请你为李老师拟写一段话,要求语气委婉,得体,态度明确。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参加长跑比赛的选手在走过一片沙滩时,鞋子里灌满了沙子,他匆匆把鞋子脱下,胡乱地把沙子倒出,便又急急地继续往前跑。可是有一粒沙子仍留在他的鞋里,在他以后的路程中,那粒沙子磨着他的脚,使他走一步,疼一步。但他并没有停下把鞋子脱掉,抖出那粒磨自己脚的沙子,而仍是匆匆前行,在离终点不远的地方,因脚痛难忍,他不得不止步,最后放弃了比赛。当他忍着揪心的痛把鞋脱掉时,他发现让自己痛苦了几天并放弃比赛的竟仅仅是一粒沙子。

  生活中阻挠我们成功的,有时不是高山、深渊,而是极细小的一粒“沙”。请以“沙粒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所给的话题之内。

9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