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安徽高考古诗鉴赏训练题附答案

时间: 焯杰2 语文备考

  安徽高考古诗鉴赏训练题(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 1、和:指用诗应答。2、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3、淑气:和暖的天气。4、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8.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分析中间两联的妙处。(5分)

  9.这首诗的首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它对全诗的感情抒发起什么作用?(6分)

  安徽高考古诗鉴赏训练题答案

  8.①以乐景衬哀情(2分)②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苹颜色转深。诗人却因长期客居他乡,特别敏感自然物候的转化更新,诗人用反衬的手法,把这种孤单寂寞和惆怅伤感之情表达的更加深刻。(3分)

  9. ① 因物感兴,触景生情。诗人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②思乡之情。久居他乡,东风送来春的消息,使诗人倍加思念家乡③引出下文,点明思归和伤春的主旨。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每条2分)

  安徽高考古诗鉴赏训练题(二)

  柳絮二阕

  【宋】韩琦

  其一

  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

  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其二

  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8.这两首诗的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5分)

  9.第二首诗中的“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6分)

  安徽高考古诗鉴赏训练题答案

  8.①两首诗第—句都描写了柳絮漂泊不定、轻薄浮躁的特点。(2分)②第一首第一句的“不定家”,第二首第一句的“不自持”,均采用拟人手法描写了柳絮这一特点。(3分)

  9.①第二首第三、四句,通过细节描写来描绘柳絮。(2分)②柳絮穿过花枝,巧妙地借来了色香,引来无数蜂儿排队追逐。(2分)③将柳絮的狡狯轻薄表现得极为形象。这两句语言活泼有致,富有意趣。(2分)

安徽高考古诗鉴赏训练题附答案相关

8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