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语文备考 >

《包身工》课文教案及反思

时间: 焯杰2 语文备考

  《包身工》课文教案:

  二、 教学重点

  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 教学难点

  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特色

  四、 教学方法

  讲读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课文导入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章体裁:报告文学

  《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二、 介绍作家及作品

  夏衍: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县人。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三、 文章的结构把握

  段落 、记叙 、说明、议论

  1—8 (1—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

  9—17 (9—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

  18—25 (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国的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大的趋势

  26—33 总结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四、 在了解课文结构的基础上,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细读描写包身工一天活动的段落,

  感受她们所受的非人待遇,并概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A)分别朗读1—4段,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 这一场面描写按什么顺序着笔,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符合原文:

  A、先写打杂再写包身工;B、先写地下再写楼上;C、先写群体再写个人;D、先写环境再写人的活动 (D)

  2、 试用一个词概括穿拷绸衫裤的男子的形象。(凶恶)

  3、 用扼要的词语概括一下这几段中所描写的包身工住宿的环境的特点。(地方窄,空气浊)

  4、 分析描写楼下包身工起床情况的这句话:“打呵欠……小便。”

7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