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历史备考 >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2)

时间: 焯杰2 历史备考

  二、解答题

  38.(26分)某学校学生以书记讲话《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1:源头:中西文化的异同。

  材料一 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探究2:近代,中西相互认识的艰难。

  材料二 公元1—1800年,西方人对世界的了解

  材料三 (《南京条约》签订后)假想市场的美景冲昏了商人的头脑,很快地供给就太多了。……最后形成了亏本生意。

  ——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的史料(下)》

  探究3:现代,猜疑隔绝两败俱伤,互信开放互惠共赢。

  材料四: 有头脑的苏美关系观察家没有理由埋怨克里姆林宫对美国的挑战。上帝使美国人民受到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负有的道义和政治领导的责任。

  ——(1947年)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文化的异同。(4分)

  (2)据材料二,分析西方人对世界认识的变化。据材料三,指出西方人对中国认识的不足。据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认识西方历程的特点。(9分)

  (3)据材料四提供的信息,分析二战后美国和苏联长期相互隔绝的主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是如何逐步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的?(9分)

  (4)综合以上探究及所学知识,归纳阻碍或推动中西交流的主要因素。(4分)

  39.(26分)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

  材料一 书云:积谷防饥,养子防老。……“成由勤俭败由奢”,已是家喻户晓的生活箴言和人生座右铭,被视为国之大脉、家之根基。

  ——李锦伟、张明富《明清农村生活消费观点演变因素新探》

  材料二 (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

  ——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材料三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潘海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

  凯恩斯主义主要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

  ——韩毅《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从长期来看,如果(二战后形成的)这种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不加以变革,……各类危机也将持续出现。

  ——(2012年)周建民《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

  (1)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消费观有何不同?如何理解“享乐消费观起源于文艺复兴”?(8分)

  (2)材料二对研究近代中国消费观的变迁是否有历史价值?为什么?(9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9分)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B

A

D

D

C

B

A

B

C

A

D

  38.(26分)

  (1)同:关注人,以人为本;

  异:中:强调社会责任、社会秩序、统治者权威;

  西: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民主政治。

  说明:异同每点2分,只答异或同最多得2分。

  (2)变化:认识的范围不断扩大。(3分)

  不足:对中国的国情(文化)一缺乏深入的认识。(3分)

  特点:由器物(物质)至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精神)。(每点1分,共3分)

  说明:有其它相同或者相近表述,如“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等,同等给分。只列相应史实最多给2分。

  (3)原因:美苏冷战(3分)

  如何:对内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对外开放,先后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2分)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分)

  说明

  1、能答出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美苏两大阵营对峙,每点同样给3分。如果答出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矛盾可给2分。

  2、能答出“改革开放;完善人大制度、建立基层民主等民主改革;建立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每点给2分,每点只答相关史实给1分。但问最多不得超过6分。

  (4)阻碍因素:文化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矛盾等。(每点2分,本问共4分)

  推动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每点2分,本问共4分)

  说明:阻碍或推动因素每点2分,同时答阻碍和推动因素的只按其中一种给分口本问最多不超过4分。

  39.(26分)

  (1)不同:前者:崇尚节俭、注意积储、力戒奢侈。(2分)

  后者:奢侈豪华。(2分)

  理解:文艺复兴提倡人性,(2分)主张追求现世生活中的幸福。(2分)

  (2)有。(1分)开放后,洋货大量涌入,受西方消费观念影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上海商人们由敛转奢,(2分)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有代表性。(4分)

  否。(1分)开放的上海,洋货大量涌入,受西方消费观念,电影报刊等大众传媒的影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上海商人们由敛转奢,(2分)只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特例,孤证不立。(4分)

  说明:能答出开放、洋货大量涌入、受西方消费观念影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电影报刊等大众传媒的影响等每点给2分,商人们由敛转奢给2分;肯定态度能答出“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有代表性”给4分;否定态度能答出“只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特例,孤证不立”给4分。只表态,没有理由的不给分。表态,但理由错误的给1分。

  (3)20世纪20年代享乐消费成为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2分)为摆脱危机困境,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积极消费;(3,分)二战后,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福利国家出现。(2分)但是这种高福利、高消费又导致近期的欧债危机。(2分)

  说明:能答出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如20世纪20年代的享乐消费、30年代大危机和凯恩斯主义主张积极消费、战后福利国家出现和当下的欧债危机,每个现象给1分,最多不能超过4分。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相关

7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