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 > 高考备考 > 历史备考 >

高考历史巩固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 焯杰2 历史备考

  一、选择题

  1.下列绘画内容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是(  )

  A.稚拙线条、简单的色彩图案,将人物、动物形象的几何图案刻在地面或墙壁上

  B.开始出现用毛笔在绢帛上绘制作品——帛画

  C.对现实的理性思考,体现在绘画艺术作品中

  D.以人物画为主,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实质

  解析 战国时期,已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

  答案 B

  2.西汉帛画中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体现出浪漫、神秘的特色,与这一绘画特色相适应的时代思想特色是(  )

  A.黄老之学盛行 B.荀子的唯物思想盛行

  C.理学盛行 D.佛教传入

  解析 黄老之学主张道法自然,“道”无形无迹、玄妙莫测,与帛画中的浪漫、神秘特色相一致。

  答案 A

  3.魏晋时期,凸显个性的绘画艺术作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时代发展变化的影响 B.士人群体的出现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城市居民群体的需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魏晋时期时代背景的理解能力。C、D两项不符合当时时代特点。魏晋时期,绘画艺术追求个性化特征的原因主要是士人阶层的出现。故选B。

  答案 B

  4.东晋雕塑家戴逵被誉为“中国式佛像之父”。下列对这一时期绘画成就表述错误的是(  )

  A.文人画开始凸显个性

  B.绘画充满珍禽异兽、神仙鬼怪,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C.顾恺之画人物注重捕捉人物特征

  D.《女史箴图》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魏晋时期绘画艺术特点的认识。A、C、D三项都符合东晋时期绘画的史实;B项符合汉代绘画的特色。

  答案 B

  5.宋代《宣和画谱》称赞顾恺之“天才杰出,独立无偶,妙造精微”。顾恺之绘画艺术的特点是(  )

  A.虽不备该形似,而妙有气韵

  B.布局严密、线条流畅,人物栩栩如生

  C.构思独到,气势磅礴

  D.造型夸张,奇特险怪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顾恺之绘画特点的认识。从题干中的“妙造精微”及所学可知顾恺之强调“以形写神”,A项正确。

  答案 A

  6.隋唐时期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其形成的原因是(  )

  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 商品经济的促进 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众多画家的辛勤探索

  A. B.

  C. D.

  解析 商品经济发展是宋代绘画发展的原因,不符合唐代,错误,排除含的选项。

  答案 C

  7.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强调通过枯木怪石体现画家心中的苦闷,这符合写意画的特点。A项强调以画抒情,画中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符合题意,A项正确;B项强调绘画技艺高超,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不能体现作者的思想。

  答案 A

  8.宋代的马远、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的画又被称作“残山剩水”。这反映了(  )

  A.国家分裂,战乱频仍 B.盛世经济的繁荣

  C.“三教合一”的出现 D.市民阶层兴起

  解析 画作构图不对称,墨色恬淡,被称为“残山剩水”,反映了南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仍的社会状况。

  答案 A

  9.有人称,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的作者是(  )

  A.顾恺之 B.张择端

  C.吴道子 D.马远

  解析 可从“汴京”“流水游龙”可知描绘了东京的繁荣景象。就此判断该作品为《清明上河图》,其作者是北宋张择端。

  答案 B

  10.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有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解析 “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说明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主观认识,并不需要与客观完全一致,可以加上作者的“意”“趣”,但并非只凭主观虚构,只是说明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答案 D

  11.

  如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中螃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  )

  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

  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人画的特点。根据材料信息“画中螃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可判断该画注重写意,符合文人画的特点,C项正确。

  答案 C

  12.

  《水浒传》自诞生以来,颇受民众欢迎。很多画家都曾为其画过插图,对东亚各国的小说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图是明代刻本《水浒传》插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体现了原作者具有较强的绘画功底

  B.该图反映了明朝文人画的流行

  C.插图书迎合了明朝市民阶层的喜好

  D.插图弥补了原著作内容枯燥、语言艰涩的缺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木刻版画的认识。木刻版画不需具备较强的绘画功底,也不能反映出写意性,A、B两项错误;D项与《水浒传》的内容不符;插图版的小说更能吸引人,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喜好,C项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材料二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支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北宋书法、绘画的什么特征?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宋书法、绘画呈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

  解析 考查学生对北宋书法、绘画成就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答案 (1)北宋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画家更加重意境。其共同特征是强调精神和意境。

  (2)进入宋代,统治者重视文人,“重文轻武”成为朝廷的基本政策,文人阶层不断壮大;随着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宋朝时理学逐渐确立了统治地位,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书法和绘画有着相同的社会环境。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顾恺之为裴楷画像,捕捉人物特征,颊上加三笔毛,觉神明殊胜”。

  材料二 画僧八大山人为明宗室,本名朱耷。明亡之后,他装聋作哑,常常着破帽大袍,拖着露脚跟的鞋,在街上东游西逛。其大写意手法画的花卉、鸟兽,形象洗练,造型夸张,奇特险怪。在他的笔下,鱼、鸟等多是“瞪眼鱼”“伤心鸟”,表情冷冷逼人,“白眼看青天”,神情桀骜不驯。

  (1)材料一反映了顾恺之的什么绘画理论?顾恺之的代表作是什么?

  (2)材料二中朱耷的绘画有什么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3)上述两则材料反映出中国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解析 第(1)、(2)问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要根据两则材料描述的内容,归纳中国画的特点。

  答案 (1)“以形写神”。《女史箴图》。

  (2)风格奇特,不拘成法(或用材料中的语言回答)。时代变化、社会动荡。

  (3)中国画注重写意,不求形似,主张“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借物抒情,体现文人意趣,以自娱、解脱为绘画目的,以“表现自我”为创作原则,力图挣脱现实的束缚。

64539